施工任務於1939年春節前結束。
下午召開會議,大家同意建設方案。葉首志補充一條:開墾谷地,挖出引水渠,搶種冬小麥。大家說好。負責後勤保障的劉賢臣彙報說:已經備好100套鐵鍬、钁頭、鋼釺、竹筐、扁擔;採購了400套冬衣棉被,800雙鞋,400副碗筷;按照每人每天消耗3斤糧食計算,已經備好60擔大米,能支撐5天;備好400斤豬肉,每人每天能吃到2兩肉。
1938年立冬日,天氣陰冷。這一天應當是值得大家紀念的日子。這天一早,葛順鄉360名新丁冒著細細的雨絲,辭別了父老鄉親,揹著米袋鹹菜,扛著鐵鍁鋼釺,跟隨葉首志大隊長翻山越嶺,走進了虎頭嶺,走進了徹底改變他們人生道路的第一站。
因為施工任務重,工期短,葉首志決定新丁全部投入營地建設和開荒種麥,等完成施工後再開展軍事訓練。新任命的10個小隊長髮揮了很大作用,這些久經考驗,吃慣了粗糧野菜,從槍林彈雨中活過來的游擊隊老戰士,帶領新丁們白天苦幹,晚上學習認字,天天開展各種比賽,加上米飯管夠,每天能吃上一塊紅燒肉,幹起活來勁頭十足。這些新丁都是山裡的苦孩子,幹起活來又有力氣,又會使巧勁,乾的既快又好。新丁們消耗最快的是鞋子,工具消耗最快的是鋼釺和鎬頭。徐長勝急忙通知山下趕快採購送上來。同時把鐵犁頭他們的鐵匠鋪也搬上山來,在緊靠山溪的山坳裡叮叮噹噹地幹起來,及時打製修理施工工具,保障了施工進度。山下的劉賢臣忙的昏天黑地,不時派人採購糧食、麥種、菜種和工具,發動村民趕製衣服鞋子,定時向山上運送各種物資,還得趁著農閒,招呼著保長們興辦學堂,開村民夜校,還得找幾個茶農,商量明年採製新茶的具體章程,年前要把製茶作坊建好。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到了年底。虎頭嶺營地建設大模樣已經出來了。現在走進虎頭嶺,變化最明顯的就是那片谷地,昔日遍地荒草,已被一塊塊整齊的麥田所替代,一條條灌溉水渠穿行其間,顯得生機勃勃。麥田四周留下了平地,平時用來訓練鄉丁,收穫季節用作打穀場。
虎頭嶺的正面,修了一條羊腸小道,修路鑿下的石塊都碼在向外的一側,具有掩體的作用。沿著小道可以登上虎頭洞口,這裡修築了嚴密的防禦陣地。鄉丁們懂得就地取材,工事先用石塊壘起,裡面用鋼釺鑿洞,立起粗木,上面用元竹蓋頂,就像扎竹筏子一樣紮好,在元竹上面鋪一層厚土壓實,再蓋一層竹筏子,再壓上一層土。鄉丁們聰明能幹,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事的抗打擊能力,讓葉首志眾人感嘆不已。清理射界時砍倒了不少樹木,鄉丁們把大樹用來修工事蓋房子,用小樹雜木燒炭,一共燒了兩百多擔,說冬天取暖,春天製茶,多了還能賣錢。
洞內未作大的改動,只是在洞內取水方便,又能向外排煙的地方,修建了伙房和堆放糧食的米庫。指揮所設在虎頭洞,考慮到戰場救護問題,還預留了治療室和傷員休息的地方。在離鐵匠鋪半里路的地方,也是靠近溪邊,葉首志指揮著大家蓋了幾間竹頂房子,說是有大用處。
1939年1月,虎頭嶺一帶北風呼嘯,天寒地凍。葉首志見施工基本完成,便命人將60枝步槍2000發子彈送上山,叫鄉丁動手做了300枝木槍、木刀,用一斤多重的石頭代替手榴彈,鄉丁們全部轉入軍事訓練。葉首志召集徐長勝、邵家旺、陳水根和10個小隊長開會,他說:你們10個小隊長每人帶36個人,已經是排級幹部了,對新丁要嚴格要求,刻苦訓練。告訴新丁們,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現在不拼命,以後要送命。必須做到:路要跑得快,槍要打得準,彈要投得遠,刺刀要拼鎝狠。還吩咐陳水根,要注意在訓練中挑選30個機靈的鄉丁組成偵察隊,完成基礎訓練後,再進行偵察訓練。一個月後,鄉里突然來人請葉首志立即回鄉。葉首志向眾人交待一番後,隨來人下山。
第20章 民夫
數九寒天,寒風凜冽,鄉公所裡面一片嘈雜。葉首志推門進來時,劉賢臣正在苦苦勸說著七八個村民,好不容易才讓他們止住哭泣。勸走村民後,劉賢臣對葉首志說起喊他回來的緣由。十天前,縣裡徵調葛順鄉20個民?父?跋咴慫途?福?肼飛細?磣喲笈謖ㄋ懶?個,炸傷了4個,縣裡沒錢撫卹,叫鄉里給,剛才就是家人?砈燁?摹u饈祿姑渙私幔?乩鎘忠??頤?福?獯我??0人去。我擔心還有下次,沒完沒了的,就把你喊回來拿個主意。葉首志沉吟片刻,說:宣城已三次陷落,反覆爭奪,寧國處於抗戰前沿,拉?咐?∽勻簧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