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是相同的。”陳顯道:“可是平定天下之後呢?”
“平定天下之後……”陳楚喃喃道:“那……”
“那時就是君相之爭了。”陳顯道:“其實現在楊應麒所為所圖,已頗有點虛君實相的味道,所以我才會對將來的局面憂心。”
陳楚道:“那麼孩兒所想的香料之爭,不知是否行得?”
陳顯想了想道:“行得。陳林兩家之大富,都有借力歐、楊之契機。當初林家那女人和楊應麒最好之時,也只是巧借其風而已,且林家知道謙下的道理,在風頭最盛之時也不忘和趙、劉、李、黃諸家分利,所以林家得利雖多,而鋒芒不顯,借力雖巧,而無恃寵之譏。如今陳奉山歐陽濟卻是借歐陽適之勢,毫無遮掩地壟斷南洋,塘沽、山東、江南之商人凡欲走南洋者無不含怨。你若能借楊應麒之力以破其勢,分其利與眾人,則天下人必當額手稱慶。此所謂破人之家而不落惡名,滅人之國而得美譽……”
陳楚介面道:“商業國事,均是如此!”
陳顯微笑道:“孺子可教!楊應麒行事,動手之前向來先伏八百里的草蛇灰線,我料他若是要天下大定後對付歐陽,現在就會動手佈局。你若要借他的東風,現在就得入局了。若他最近有什麼大事要交託給你,可得小心了,他交託的事情,絕不會簡單。”
陳楚盤算了很久,這才道:“多謝父親指點,經商的事情,孩兒已經有分寸,至於政略上,不知父親大人作何打算?”
“為政之道,譬如北辰在天,群星拱之。”陳顯道:“我等名利均已在手,何必再去爭奪?只需凡事多為天下生民考慮,則祿在其中矣!”
陳楚道:“那究竟是拱衛折彥衝,還是楊應麒?”
陳顯道:“我輩根基在於文治,而北辰非折氏莫屬。”
陳楚思慮良久,這才道:“父親的意思,孩兒懂了。”( )
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
華元一六八一年底,久遭困厄的林翼回到了津門。
漢宋和議的成效到達西北以後,交還林翼的問題第一個被提了出來,這個身受刑殘的年輕人不久就回到了長安,又取道陝州到了太原,他所經過、所停留的地方,當地無論重臣還是將帥都會來看望他、安慰他,林翼舌頭已斷,雖然還能出一些不甚清晰的話音,但他不願在人前口吐不清不楚之言語,所以與眾人交流多用筆談。
林翼迴歸後,在秦晉呆了一段時間便要求回東海養傷,曹廣弼答應了他的要求,但這時秦晉與東海的道路已被宗弼阻斷,所以便由曹廣弼修宋境回東海。對於這樣一個“廢人”借道境內,南宋朝廷並無多大牴觸,不過也不敢太掉以輕心,林翼一入宋境便被“保護”了起來,由南宋專門的軍隊一直護送到徐州交給趙立,然後在輾轉前往津門。本來山東方面的官員是想勸他留在山東養傷的,但林翼卻執意要前往東北見楊應麒,許多人不禁擔心起來,怕林翼此次去見楊應麒是要勸執政伐宋以報他斷舌之仇,一些人委婉相勸,希望他打消這個念頭,但林翼聽到這種話以後都是一笑置之。
林翎和林翼姐弟倆在登州時就已經見了面,雖然林翎和林翼並非同父同母,只是近親過繼的姐弟,但自幼相處得多了,感情也甚深切,這時姐姐見弟弟身殘舌廢,不免感傷,倒是林翼甚是恬然,不住安慰林翎,似乎經過這場劫難,他反而變得更為沉著了。
“弟弟……你要去見他,可是要想辦法報仇麼?”林翎和許多人一樣,也有這樣的顧慮。
林翼搖了搖頭,寫道:“不是。”
林翎見林翼不再多言,便也不問。
這時東北大捷的訊息已經傳遍天下,漢部人人都等著看折彥衝怎麼收拾燕雲,楊應麒一路南下,先到遼陽,又到遼口,最後又偕同趙橘兒到了津門,外面眾言紛紛,都在猜測七將軍此舉何意,不過各類的謠言都沒有將輿論往壞處想,畢竟現在漢部形勢大好,楊應麒在遼陽還是在遼口,在眾人心目中都是一種進取的跡象,分別只在於如何進取而已。尤其是楊應麒偕同趙橘兒南下這一點最容易引人們的想像。其實楊應麒偕趙橘兒南下,原因很簡單。
“橘兒懷孕了。”楊應麒笑吟吟地說:“整個東北,就津門她住得最慣,所以決定到這裡來養胎。”
林翎聽到這個訊息也不意外,臉上是一種淡淡的笑容:“那恭喜了。”又問:“那你這段時間都會留在這裡嗎?”
楊應麒道:“我也想的,不過現在的局勢你想必也清楚,恐怕不能。”
林翎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