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3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現在的情況……嗯,如果能順利救出六哥、平定漠北的話,也不是一件壞事。”

楊開遠道:“但大哥一走,留下我們,擔子可就重了。”

“內部的事情,我不擔心。”楊應麒說道:“大哥已經登基,這名分便算定了。允武又已長大了,由他監國,我來輔佐,那更是名正言順。大哥要北上,儘管去,內部不會有事的。不過,外部的事情……”說到這裡停下,他眼神中蘊含的意思已經很明顯:那就要看三哥你的了。

楊開遠說:“如果你穩得住內部,那外部的事情,也就雲中、黃河兩線。老二若守得住黃河,我再無能,總不能將居庸關丟了吧。”

楊應麒笑道:“好,好。那還怕什麼。嗯,允武現在還在燕京大營裡歷練吧?現在是非常時期,這歷練就先停一停吧。過兩天我就派人去接他。”

楊開遠道:“你要接他來塘沽?”

“是。”楊應麒道:“大哥一旦北上,他就是監國,留在燕京被一群武人擁著不妥當。有他在我身邊,我也好辦事些。再說,有些事情,他該學學了。在軍營中能得到歷練,在朝堂上也可以。”

二楊達成默契後,楊應麒便要派陳正匯和郭浩去燕京,向折彥衝稟告塘沽政務會議的結果,陳正匯的主要任務是跟折彥衝交錢糧的家底,郭浩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折彥衝楊開遠處理軍中事務,兩人去了一趟後估計還要回來塘沽,所以迎回太子折允武一事也順便由他們去辦。漢帝國君相分在二地,幾個重臣來回奔走是常有的事。幸好燕京與塘沽距離甚近,兩地道路又甚通暢,所以建國以後也沒見誤了事情。

韓昉聽說了安排,向楊應麒陳情,表示自己也想往燕京走一趟。

楊應麒問他去做什麼,韓昉道:“上次六將軍北上,物資多是我的安排,此次再次興兵,雖是分別從遼南、塘沽出錢出糧,但中途仍非經過京畿道屬地不可。所以我想到燕京去,協理出兵大計,等大事略定再回來楊相跟前行走。”

楊應麒略一沉吟,便答應了:“好,眼下一切以這件大事為重!”

陳顯早得了折彥衝的令諭:無論出了什麼大事,他都可不必再遠行勞累,加上這次的事情,幾個副宰相里就他所擔負的責任最小,因此不必準備動身。但他回到家中,卻第一時間召來陳楚,讓他準備往燕京走一趟。

這時連陳楚也還不知漠北生了鉅變,便問出了什麼事情,陳顯道:“現在還不能告訴你,總之這兩天不要太散漫,或者陛下、楊相會用到你。”

陳楚又問需要準備什麼不,陳顯道:“你有什麼好準備的?左右不過是供使喚罷了。不過,這次你無論收到了什麼命令,都不要胡亂牴觸,有什麼事情,回來見到我再說。”

第二日,楊應麒果然召喚陳楚,問道:“漠北的事情,你父親跟你說了沒有?”

陳楚驚道:“漠北?漠北出了什麼事?”

楊應麒微微一笑,也不管他是真驚訝還是假驚訝,說道:“漠北出事了,現在需要押運大量的物資北上。大頭會由官方執行,但我希望商人也能承運一部分,以減輕官方的負擔。”

陳楚雖然不甚清楚內情,卻也不窮究根底,只是問自己的本分:“卻不知要運去哪裡?”

楊應麒道:“大軍到哪裡,便運去哪裡。”

陳楚心中一凜,楊應麒又道:“不過,在出長城之後的每隔三百里,我都會讓隨軍政務官設定收糧站,每一個收糧的站點,收取的糧食都會是不同的價格。商人無論用什麼手段,能將糧食押到,便能得到暴利。”

陳楚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又道:“那建都的事情……”

“你放一放吧。”楊應麒道:“事情已有變化,建都的事情會緩一緩。”( )

第三零四章 制衡與制肘(上)

折彥沖和楊開遠幾乎是同時回到燕京,聽說楊應麒手裡有錢,折彥衝才鬆了一口氣。不久陳正匯、郭浩相繼來到,再過幾日,一批數量甚大的官辦商團6續開到,折允武也被護送到塘沽,只等折彥衝命令一下,就要代父監國了。

眼見兵、糧、人都已逐步到位,但直到韓昉到達燕京,折彥衝的北征命令還是未下,只命蒙兀爾為前鋒先行出塞。

韓昉見折彥衝時,身邊別無他人,連楊開遠也不在,他稟報了京畿路交通、物資等情況後,又問:“陛下,可敦城存亡未卜,如今錢糧兵員都已有了著落,但陛下卻還未下令,可是顧慮著什麼?”

折彥衝道:“不錯。我擔心我北上以後,南邊會出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