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繁榮,尤其是長安這座千古名城也因此而呈現復興的跡象。
當然,這種邊境商貿的繁榮是互利性的,大宋也和大漢一樣得到了相當的好處,光是魯南榷場在這一年中的稅收增額就已經足以抵消那筆龐大的歲幣總額,至於由此帶來的邊際效益更是大得難以估計。
華元一六八五年年底,楊應麒看到陳正匯呈上來的財政報表後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由於漠北戰爭的及時結束和西夏戰爭規模得到限制,漢廷在軍費上的開支大大縮小了。與此同時,雖然境內普遍實行了減稅,但由於經濟的復甦,漢廷所徵收到的工商稅收實際上反而增加了,特別是在下半年,前三個月中各路商人大顯神通,消化著漢軍新拓展的西域、漠北商路,將之與固有的巴蜀商路、江南商路、東洋商路、南洋商路聯絡起來,大大擴充套件了漢帝國的經濟規模,帶旺了塘沽、淮子口兩大港城和長安、雲中、蘭州、龍城四大內6交通樞紐的展,並在年底時產生了一次稅收小井噴。
得益於經濟的復甦,漢廷一舉扭轉了將近一年的財政困難局面,並開始償還部分國債,陳正匯預測,如果接下來一年大漢的政局能夠保持平穩而軍事支出又不過剛剛過去的這一年的話,那到一六八六年年底漢廷的財政狀況就有可能回覆到北征大漠之前的六成,如果這種情況能夠保持三年,那麼漢廷就能償還完所有債務的同時讓財政恢復到戰前的水平。
一正一副兩個宰相沾沾自喜的同時,也不忘向南遙揖,感謝趙構及時送來的那筆大錢,若非這筆歲幣,楊應麒也未必能順利貫徹整個減稅勵商計劃,未必有力量在大戰之後對漠北和西域的商道進行鞏固。楊應麒當時是很擔心趙構強硬到底的,雖然他本人也認為大漢的軍事實力眼下要大大勝過大宋,但要真的和大宋開戰,沒等把趙構打趴下漢廷的財政就得徹底崩潰。
一六八六年開春的第一天,當楊應麒樂滋滋地捧著關於財政的奏章來到折彥衝跟前時,折彥衝也正看著一分奏章,臉上帶著微笑。
“大哥的心情看來不錯,莫非西北又有大捷了?”楊應麒想。
但這個好訊息不是來自西北,而是來自近在咫尺的京畿——新都內城第一期完工了。( )
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下)
楊應麒不得不承認,歐陽適在處理民生、商業這些問題上很有一手,在他的管轄範圍內,某類人總能爆出在正常途徑中無法爆出來的行動力。雖然陳正匯和李階總認為歐陽適和他所領導的團體不大幹淨,他們做的事情總是多多少少存在著貓膩,存在著灰色地帶,不是大國謀遠之道,但在某個時期,這個“汙水”團體總能拿出“清水”團體拿不出手的政績。
遠的如流求的開拓就不說了,近的如這次的建都大計,基本上就與整個漠北戰爭、西夏戰爭同時進行,在沒有得到漢廷財政支援的情況下,歐陽適所領導的班子竟然還是能趕在一六八六年之前基本完成新都內城的建設,這種對民間資本的調動力連楊應麒也忍不住讚歎不已。
漢帝國新都的內城,除了皇宮、官衙之外,還包括禁軍部隊的駐所,天壇、大華表壇、大四嶽殿等標誌性建築,新太學、新軍學、新政學等教育類建築——以上這些建築主要都是由歐陽適籌款建設的。至於宗教場所,歐陽適只是按照規劃留下幾塊地皮,自有佛門、道門和清真的僧侶道士阿訇們四處籌錢買地,分別建立起了稱得上帝都氣派的禪宗佛寺、天台佛寺、藏傳佛寺、南派道觀、北派道觀和清真寺。此外,商業區的地皮也早就被搶購一空,即便當時大漢的內外局勢還並不明朗,但那些敢於冒險的商人還是拿出了大筆的資金來進行投資,歐陽適光是賣出這幾塊商業區所得到的錢,就足以抵消將近三成的建都費用——即使如此陳正匯私下還是猜測歐陽適從中撈到了不少好處——則這些地皮的價格可想而知。當初地皮拍賣時候,一些不看好大漢前景的商家都認為那些冒險投資的商家這筆錢投得不值,但現在他們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西夏的大捷傳來那天,新都商業區的地價馬上就翻了一番,而之後的一年裡隨著漢帝國經濟的復甦並有走向一個全新高峰的跡象,新都商業區的地價也相應的節節攀升。
歐陽適在拍賣地皮的同時還附加了一條,要求商家在買到土地的三個月內就必須興建房屋,不許留白,以配合整個新都建設的進度。所以到一六八六年春折彥衝下令遷都之前,新都幾條主要的商業街早已鱗次櫛比。私營的商家從來不會講究形式主義,房子建成以後,他們不會坐等遷都工作全面完成,而是有一天的錢就賺一天的錢,所以在新都建設期間,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