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們身形又起變化的緣由:蓮女死後身化沃土,而殘存於她五內的最後一點真靈妖元因此飄散出來,讓那片地方變得異常‘肥沃’,烏鴉衛就是沾了她的光,修為得以迅速精進,身體也隨之變化。說起來,這或許是蓮女對烏鴉衛照顧自己孩兒的最後報答吧。
待他們重返地面時,真頁山城已經恢復了生機,惡鬼死了,被鬼咒所困的百姓在甦醒過來後就恢復了神智,只是身體還虛弱,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調養了。
正是清晨時分,朝露打溼屋脊,空氣說不出的清甜,大街上有人往來、有店鋪開張、有小販叫賣、小娃揹著書袋去學堂,一邊走一邊揉眼睛一副沒睡飽的模樣……
六兩又想起了那些劍符,心疼得愁眉苦臉,見蘇景全不在意似的,忍不住問了句:“您…不心疼那些劍符?”
物盡所用,且不說外面、將來,就說莊內這千多人,都因那七道劍符而活。蘇景以為值得了,便不用心疼、不必沮喪。不過他的話沒說出口,笑了笑,隨口應了句:“還好了。”
六兩替小祖宗不值:“就老祖的那一張符篆…咱就這麼說吧,若是殺一千人能得一道劍符,外面的不知多少人會毫不猶豫地動手嘞。為了他們您一下子把剩下的劍符全用光了……”
對此蘇景無意辯駁,看法不一樣,演算法也就不一樣,這種事不用矯情了。
黑風煞振翅疾飛,六兩回過頭,最後又看了一眼真頁山城,長嘆一聲:“你們都得好好活,活上百歲…那是七張寒月天河劍符換回來的命啊!”
(第一卷完)
第四十二章 西邊來的蘇景
崔巍、崔晨,親兄弟。
哥哥三歲、弟弟兩歲時,被雲遊的離山長老相中,收做外門弟子。不久前兄弟倆同時打通了第三境‘如是’,跨入‘小真一’境界。
‘小真一’是領悟境,入世行走、尋求感悟是這一境的修行方式之一,兄弟倆就此下山,漫無目的地瞎逛,進入西域地界,很快聽說了一樁傳聞:不久前,一位名叫蘇景的離山弟子賑濟災民。
越往西走,這樁傳聞被提及的次數就越多,連崔氏兄弟都沾了光,當地百姓聽說他們也是離山弟子,全都當成在世神仙一般恭敬、款待。
崔巍性情木訥,在離山的時候和同門也沒太多交往,問弟弟:“蘇景?我好像沒聽說過。你知道這個人麼?”
“你沒聽說過就對了,因為壓根沒這個人。”弟弟崔晨笑答,一奶同胞,可兄弟倆性格截然相反,弟弟為人外向熱情,和同門混得極為熟稔,就連內門弟子裡都有他的朋友,是以離山上下,大小事情他知道的著實不少。
離山弟子眾多,崔晨就算多長十個腦袋也記不全人名,但他下山前特意打聽過,知道離山門下現在世間行走的都是誰,其中根本沒有這個蘇景這一號。
崔巍更納悶了些:“沒有?那這傳聞怎麼說得好像真事似的?”
崔晨心思活絡,想了想就找出了緣由:“照我估計,應該是有個叫蘇景的人,想拜進咱們離山門下,又怕被拒絕回來,所以就先把名聲打出去,替咱們離山行善,說不定長老們一高興,就他收下了。”
崔巍皺起眉頭,一根筋的想法:“做善事是做善事,想入門是想入門,兩件事混成一體,不倫不類,更失了誠心。”
崔晨搖頭笑道:“就算投機取巧,總歸也是做了善事,救了許多人,我倒覺得,師門應該收下蘇景。這樣以後大夥都來學他,想入離山就先去做好事,哈哈,不錯啊。”
崔巍沒再辯,只是說道:“有人冒了離山的名頭做事,無論善事惡事,都要通知師門。”說著從懷裡取出一枚小小紙鶴,對其輕語幾句,又取來一盆清水,把紙鶴放了下去。
紙鶴入水立刻化作一嫋輕煙,就此消失不見。
……
黑風煞疾飛,又快又穩。不知大黑鷹又想到了什麼,沒頭沒腦地讚了句:“老祖賜下的仙法,果然了得。”
六兩隨聲搭腔:“怎麼?老祖賜給你的功法,你又有新領悟?”
黑風煞卻搖搖頭:“不是說我,是說主公。初下地窟時,他竟能在我前面發現‘死鬼’,要知道鷹之一屬,真正引以為傲的不是如何能飛,而是目光銳利。何況我還是逼近五靈階的妖目,主公剛剛打通了第一境。”
黑鷹的目光的確銳利,比起金烏呢?只怕也跟瞎子差不多了。
蘇景第一境修行得無比緩慢,可是打下的基礎也是少的牢固,身體被被金烏真火洗了又洗,眼睛也不例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