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品別稱呼來看就是了,生俱大靈性、山中第一品的,就叫做‘龍脈’。而山之道,最簡單的講究是‘四平八穩’,一品龍脈,四座可結獨獨乾坤,八座永鎮浩大天地!
一座世界裡,四尊‘龍脈之山’彼此錯落呼應,就可以自稱方圓,不受大氣候的影響;若能有八座一品山紮根、合圍,天地都能更添靈瑞,變作秀美乾坤。
二明哥這一盒子‘碎石頭’,無一例外統統都是‘龍脈山種’,種下去、長出來,即為一品山。
蓋房子要備磚頭、開青樓得請姑娘,瞑目王要建世界,麒麟庫中存了一罈子天水靈精,再多一盒子一品山種子也不稀奇。
不過這些種子到底不是草籽樹苗,直接扔出來一顆埋進土裡,到天地崩塌了也長不出山來,須得栽山之人執法刀開真形方能引活內中靈性。
開真形,就是蘇景半年前做的事情了,那空靈一刀:淨靜之中,雜念退散,其後‘真念’生於靈臺,真念所至,法刀斬下!
所謂‘真念’也稱‘潛識’,其實就是蘇景心根本念之物最最直接的投影。
若是到了二明哥那等境界,**於魂魄中,直見真我本心,他隨便哪個念頭都是‘真念、潛識’,想把這山雕刻成什麼樣子就能雕刻成什麼樣子;可蘇景的心思再怎麼精靈清透,在心境上也比著其他諸位冥王相差得太遠了。以他現在的心識境界,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
雕靈種開真形,他無法把石頭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只能是真念中顯現了什麼,他就把石頭雕成什麼。
若他心底真念中最最想念的是個土豆,那他雕出來的靈種就是個土豆,將來這莫耶世界中就會有一座長得好像土豆似的大山。
而真念深藏於心,即便本人也看不穿。。。凡人以為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底最深處的念頭是什麼,這是看山是山的境界;
可踏入修行,隨著眼界的不斷提高,修家腦中會漸生一問:那真的是我想要的麼?所以才要開悟、才要明心見性,要真正來認識自己,這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直到大徹大悟,方能看破逍遙,才有了成仙的契機,到這時就是‘看山還是山’了。
‘迷’卻不‘茫’,修行的過程,本就是追逐本心的過程。現在蘇景還不知道自己的真念潛識是什麼,他做的只能是依靠本心指引去揮刀雕石頭,以求引動石中靈性。
黑石洞天裡,蘇景嘮嘮叨叨,有時候他自己也驚奇,原來自己那麼碎嘴啊。和不聽在一起的時候,都無需去刻意尋找話題,嘴巴追著心念飄忽無定,總有話說,說不完似的。
大世界裡,蘇景坐身於‘辣醬油’的滂沱大雨中,手中拿起那塊石頭,仔仔細細地端詳著。開真形,不是一刀就完事的,非得把心底真念想到的東西真正雕刻出來才行,如今才剛完成一刀,後面有的磨了。
且才刻了一刀,石頭不過掉了個小小邊角,完全看不出它將來會是個什麼模樣,是以蘇景很好奇:我究竟會刻個什麼出來?
還有。。。冥思時候頭髮瘋長,一刀落時剎那衰老,這個梗蘇景尚未想通。為何會如此,對自己身體會有怎樣傷害。。。。。。無所謂,這山蘇景是一定要栽的。(未完待續。。)
第九一七章 萌動生機,真的很像
右手刀、左手石,大天地中蘇景復端坐;
說笑著、比劃著,黑石洞天裡的蘇景身形緩緩淺淡,又一次心入空靈。彷彿時光倒流,靈臺中白光泛起、一頭烏髮瘋長,靈犀到時揮手一刀再雕靈石。
須臾間,發如雪皮相老,刀子離開石頭的時候,蘇景身形晃晃、軟倒在地。
。。。。。。
七天後,千萬裡外,蘇景來時的陣法所在地方,忽然連串玄光閃爍。法術光芒散去後,地面上多出一對婀娜身形,兩個年輕女子。
右首女子著紫裙,五官精緻容貌嬌美,眼角眉梢裡天生帶了幾分嫵媚之氣,多情之相,涅羅蜂僑;左首女子也是美麗的,青色劍袍貼身且挺括,眉目如畫微笑舒雅,離山扶蘇。
蜂僑出關了,去往離山尋找蘇景,這才曉得他來了莫耶。正好扶蘇也打算來探看蘇景的舊傷,就引著她一起來了莫耶。
修家修天,修來修去都是修一個‘活’字,即便鬼修、屍修,追求得也是‘活’,是以越是有道之人,進入這片完全死寂的世界就越是覺得心裡不舒服。
幾乎同時,兩個女子打了個寒顫。
蜂僑不自覺皺了下眉頭,喃喃:“他來這裡作甚?”
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