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2 / 4)

小說:超級都市法眼 作者:雨霖鈴

不光要有好的眼力,還要有高人一籌的運氣。就比方說今天,要是老哥我能出來一會,沒準這線軸現在就是哥哥我的了,哈哈。”

譚虎彌是個心直口快的爽利之人,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了出來,從最初的自稱老哥哥,到後來的哥哥,這就是一個拉近彼此距離的轉變。

“這風箏啊,它起源於春秋時期,本是雅俗共賞,貧富皆可的遊戲,但到了後來,經過人們不斷的改進,就有了流派之說。”

二人說的興起,都席地而坐,譚虎彌雙眼炯炯有神,講起了這風箏的故事來,正好劉宇浩在這方面的知識也很匱乏,笑著招呼幕月兒來帶走譚虎彌的孩子,聽起了故事。

“劉兄弟你手中這個風箏線軸我看的很仔細,以我的經驗來說,現在我可以肯定它是正宗的唐家風箏,觀其形,應該屬於清朝中期的,要是能確定的話,那它就是唐洪飛的祖輩之作了,極其珍貴。”

劉宇浩點著頭,只聽譚虎彌講,自己並不插言,剛才自己用八錦之術查驗過的,這線軸的確是“風箏唐”的作品。

但劉宇浩對這“風箏唐”究竟是個什麼人,這個人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劉宇浩都是十分陌生的,正好有這譚虎彌講解,補充些知識。

“譚大哥您接著講。”劉宇浩微微笑著說道。

“說起這唐家扎風箏的歷史可就長了,唐家第一個扎風箏的人起始於明末年間,其作品曾流傳於青州、萊州、沂州三府。到清咸豐年間‘唐家風箏鋪’正式開張。其第三代傳人唐洪飛、唐洪亮兄弟,開過竹器店,同時兼制風箏。他們將購進的毛竹先選出適宜的製作風箏的材料,其餘的再製作竹器,所以他們的風箏材料很好。”

譚虎彌說起這唐家風箏來如數家珍,毫不含糊,足見此人的文化底蘊還是很強悍的,不然的話也不可能一眼就能辨別出風箏的年代和出處來。

“劉兄弟可知道《扎彩圖譜》?”

那譚虎彌摸出一顆煙,遞給劉宇浩,劉宇浩是不抽菸的,但他也不反對抽菸的人。笑著擺手拒絕了譚虎彌的好意。

“願聽譚大哥詳談!”劉宇浩笑著說道。

劉宇浩哪裡就知道什麼圖譜之類的知識了?要說劉宇浩知道的圖譜怕是隻有那張已經被自己消融在體內的那張鹿皮圖譜罷了。

“唐洪飛其祖上曾傳下一部《扎彩圖譜》,其中介紹了21種串式、桶式、硬翅風箏和彩燈的扎制方法,可惜現已失傳。唐家風箏的第四代傳人是唐延壽,其父唐洪飛、唐洪亮是叔兄弟,父子二**膽創新,把“唐家板子硬翅風箏”兩翅加寬,使之更加吃風、宜飛。唐延壽還創造了像形風箏,他的‘雙燕’被稱為一絕。”

吸了口煙,譚虎彌又繪聲繪色的講起了這《扎彩圖譜》的事,邊講還邊把玩著那線軸,絲毫不掩飾自己眼中對劉宇浩那瑞獸風箏線軸的羨慕之意。

第0113章 瑞獸風箏線軸【四】

不過,譚虎彌眼中流露的真的僅僅只是羨慕而已,劉宇浩早就仔細觀察過了,在譚虎彌眼中並沒有出現普通人見到寶物後的那種貪婪,這讓劉宇浩對這個譚虎彌不禁敬佩了幾分。

“迷糊蛋,你小子又在這忽悠人家年輕小夥子呢?有什麼好物件拿過來也讓我漲漲眼吧。”

譚虎彌正說的高興,身後傳來另一個聲音,譚虎彌回過頭一看樂的笑了,衝來人招招手說道:“死鬼老宋,過來,快點過來,這小老弟五百塊錢得了一樣東西,給你看了保準眼讒死你。”

“哦,什麼東西我能眼讒死?今兒我還不信了。”

被譚虎彌稱呼的那老宋笑呵呵的揹著手,慢步度了過來,等他看清楚劉宇浩手中的瑞獸風箏線軸後,臉上的笑容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驚訝和震撼,眼睛瞪的溜圓。

“這不會是‘風箏唐’的作品吧!”譚虎彌口中的那個死鬼老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雖然已經看過了,還是問了一句最沒有營養的問題出來,惹的一邊的譚虎彌哈哈大笑了起來。

“算你小子還有點眼光,我剛才正準備買了這小老弟的這物件去讒讒你呢,沒想到你居然也來了。”

譚虎彌也不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可見這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

兩人嘻嘻哈哈的笑聲引來了正從三人身邊經過的一個女子的駐足,那女子身穿休閒格子套裙,頭戴一頂帽簷很大的遮陽帽,帽子拉的很低,讓人無法看清楚她的長相,但從那嬌好的圓潤下巴來看,這個女子一定很美,最少不是那種看一眼就不想再遇到的女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