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3 / 4)

小說:科技大時代 作者:風雅頌

其實我國射的風雲、2、3、4號衛星,在國際上都是處於領先水準的。特別是2號開始,作為靜止軌道衛星,也就是說,與地球同步的衛星,它距離地球達到3萬公里,如此遙遠的距離想要獲得高畫質晰影象,難度可想而知。

但中國的科學家頂著巨大的壓力,硬是克服了這些困難,在衛星的觀測儀器上,開闢了5個通道,可以同時獲取5張衛星雲圖。當然,這裡面中國也有比較落後的地方,照相機,光學鏡頭沒辦法,這方面都是靠進口,全球的王者就是日本,可中日之間的淵源,促使日本不可能將最先進的光學鏡頭賣給中國。所以,在清晰度方面,和日本,和美國都是有差距的。

其實,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衛星的總設計師們是想過很多辦法,做了很多工作的,比如在衛星上怎麼給觀測儀提供能源,怎樣控制衛星的姿態,怎樣保證衛星上資料的及時處理以及與地球的同步傳輸等等。

從風雲2號開始,實現了星地一體化的高精度影象定位。可能有人覺得這還不簡單麼,遙感定位這都幾十年的老技術了,還拿出來顯擺。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容易,遙感衛星要實現對地球的影象精確定位非常困難,特別是與地球同步執行的靜地衛星。

其實,風雲二號最大的亮點,就是做的定量應用比較有特色,有些應用技術是獲得了國際同行公認的,就算是驕傲如美國人,在這點上也不得不點頭。在處理風雲二號觀測到的資料時形成了各種各樣定量的產品,用這樣一些觀測資料可以反演出各種大氣物理引數。比如風場、雲引數、降水資訊等。

風雲二號衛星最主要的作用是獲取白天可見光雲圖、晝夜紅外雲圖和水氣分佈圖,進行天氣圖傳真廣播,供國內外氣象資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氣象、水文和海洋等資料收集平臺的氣象監測資料,監測太陽活動和衛星所處軌道的空間環境,為衛星工程和空間環境科學研究提供監測資料。承擔為全球天氣和氣候觀測的義務。

也就是說,風雲2號多顆衛星的資料會實時的向全球多個氣候站送資料,當然,這裡面也是要收費的。

至於風雲3號,那就更加先進了,提供的氣象引數更多,也更全面。

“我雖然沒用過口,可是,我覺得吧,現在的天氣預報越來越花哨了,就比如穿衣指數,你說,有幾個人會聽那個指數代表什麼意思,大家只關心溫度的高低,是晴天還是有雨,有多大的風,最多還關注一下溼度。溫度高我就穿少一點,溫度低我就穿多一點。”

“還有什麼晾曬指數啊,旅遊指數啊,舒適度指數啊,交通指數啊,運動指數,化妝指數,夜生活指數,甚至約會指數,我不知道氣象局到底想要幹什麼,這些東西真的有用麼?可信麼?是人們需要的麼?”

白陽一連幾個反問,讓做天氣預報出身的胡奇峰非常尷尬,本來也是,你說你天氣預報就好好預報天氣,把準確度提高一點就行了,要是能精準到每個小時的天氣會怎樣,相信就算每次播報只報兩個最主要的項。人們也不會有任何意見。

相反,最關鍵資訊含糊其辭小次要的東西卻越來越多,未免讓人不滿。現在不是曲年代末,吶年代初,也不是進入世紀之交的那幾年,那時候,就算是預報今天有太陽結果下刪”一報下雨結果下雪。人們也不會有大大的反感。但現在引:“六

中國過去一貧如洗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人們已經從解決溫飽這個千年難題裡面走出來了,大家追求的是生活質量,對天氣預報要求自然要更高一些了。

何況,這幾年,全球重大自然災害頻頻生,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時有生,每年都要死很多人,如果天氣預報能夠準確預報不知道要挽救多少生命。

“那白總,不知道你說的解決辦法究竟是什麼?”為了免除老友繼續尷尬,王祥漢連忙轉移了話題,儘管有千般不滿,可是不能讓胡奇峰這樣一輩子醉心於技術的人承擔。天氣預報是個世界性難題,不是隻有中國才遇到的。更何況,決定那些花哨玩意兒的不是他們這些技術員,而是上面的人。

白陽深呼吸了幾下,稍稍平息了一下激動的心情,“解決問題可以從多個點出,第一,咱們的風雲2號,3號,4號,最多不是隻能開闢七個通道麼,如果能夠解決資料同步的問題以及能源供應問題。同時開闢十幾個通道是沒有問題的。”

“白總,通道並不是開設得越多就越好的,每一個通道都會提供一副衛星雲圖,每一副衛星雲圖的資料量都是非常龐大的,就算是我們的級計算機進行計算,需要的計算週期也很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