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去打牛草,好準備晚上的牛飯,同時,找來了負責後勤的縣令,找出了一百套牛用工具,比如犁,耙之類地,這些都是趙志一早吩咐好的。不過當時吩咐的數量多了,還存了兩百套嶄新的在新蓋好的庫房裡呢。
接著問題來了,這裡當兵的,大多是十五六就離開家了,乾點粗活什麼的自然沒問題,可是使喚牛,那的確是個技術活,就算是如今地偏僻農村,不會使牛犁田的人大有人在。因此許多農村裡直到如今還有一些專業幫人犁田的農夫,而每每農忙季節,這些農夫就特別搶手些,請去的人家不光要招待酒菜,還要附上酬勞,或者買上一條便宜的香菸什麼的。
眼下的問題就是,要儘快的開設一個犁田補習班,儘快的把犁田耙田這技術活推廣出來。所以趙志只好又下達命令。明天一早,從各個縣調集一百名犁田好手。專業教授士兵們犁田技術,幾個縣令慌忙答應了。
事情處理地差不離了,趙志這才抽空到正蓋房子的那邊去看了看,進度還算不錯,一排宿舍已經蓋的七七八八,如果不是石料和木材運輸跟不上的話,看樣子早就能完工了。
趁黑回去的路上,趙志總算能一人安靜的慢慢想些事情。
農場的基本設定是這樣的,五千士兵,分別住在東西兩邊地五百間宿舍裡,主要是為了防下雨蚊蟲地,雖然十人一間屋子,可是好在房子大,通鋪的床也夠長,住起來也算可以地。所以說人多就是辦事快,兩百泥水匠同時開工,五百間房子蓋起來也是流水作業,快的很。
除去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