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明犬 作者:冷如冰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皇太極在得知袁崇煥親自坐鎮薊州後,玩了一招避實擊虛,並沒有率兵搶攻,而是趁夜繞過了薊州,加上崇禎皇帝活了二十來年,可能忽然覺得自己還有點軍事才能,又開始插手薊州防禦,將侯世祿調到了通州,導致三河無人防守,出現了足夠讓後金兵縱橫馳騁的大片空白帶,並且始終沒有人過來補上。

滿桂也沒有按照先前商議好的進駐順義,而是選擇駐紮在了城外,與後金軍偏師交戰,之後很痛快的一觸即潰。由此導致薊州防禦無縱深,被後金軍輕易穿插而過,跟著後金兵逼北京,袁崇煥在發現被後金軍越過防線後,並未對其進行追襲,而是經另一條道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北京,總而言之,這仗打的一直都挺憋屈,卻也相當符合雙方實力對比。

六天後,袁崇煥抵達北京廣渠門外,提前後金部隊到達北京城外兩天。

可問題是,京城終歸還是被包圍了,對於即位之後以雷霆手段剷除魏忠賢,迅速鞏固自己威嚴,並且正在自己皇帝事業初次高峰期,一切都是順風順水的崇禎皇帝來說,京城被建奴包圍,這幾乎就是不可能原諒的恥辱,宋慶完全能夠理解這位年輕皇帝的憤怒情緒,換了誰都一樣會很憤怒,而送給他這種恥辱的除了皇太極之外,還有那個說要五年平遼的袁崇煥。

對於袁崇煥這個人,宋慶印象並不深刻,上輩子對這人有兩種評價,一種是滿清之友,一種是大明忠臣,可無論是哪一種,都不能掩蓋他被殺純屬活該,作為一名帝國治下的臣子,連皇帝性格都摸不清楚,就跟人家隨口吹牛逼,最後還把君上置之死地,換個脾氣好些的你也得丟官去職,趕上崇禎這種年輕氣盛暴脾氣的,被幹掉也就理所當然了。

歸根結底,還是大明朝這兩百來年間文臣和皇帝的鬥爭導致,太祖成祖的時候皇帝太猛,加上勳貴力量很大,因此文臣很受壓制,等到英宗土木堡之後,皇權幾乎衰落到谷底,勳貴們也在大戰中被一掃而空,文臣則趁機做大,開始了和皇權對抗的歷史,其實按說這是件好事,兩邊互相制約,可以防止被昏君敗壞了江山社稷。

問題是文臣這個團體歪嘴和尚太多,一本好經念著念著就擰巴了,導致皇帝和大臣們成為針尖對麥芒,而沒有形成良性競爭力,出現一個強勢些的皇帝,文臣就被太監們死死壓制,出現弱勢些的皇帝,則皇命不出宮禁,宋清不知道袁崇煥作保證時候怎麼想的,不過肯定沒太把崇禎當回事,覺得這就是個小年輕,糊弄兩句完了,真到時候不能五年平遼,最多也就是上表請辭,你還能把我怎麼樣不成?

可他卻沒想到,崇禎這個年紀輕輕就能把魏忠賢陰掉的皇帝,又豈是易於之輩,在感覺自己被騙,而且面子大失之後,這位年輕氣盛,且又刻薄寡恩的皇帝,立刻就動了殺心。

通常形容年輕人的特點,除了朝氣蓬勃之外,估計還得有敢想敢幹這個詞,崇禎就是其中的典型,那是說殺就殺,絲毫不帶猶豫,誰求情都不管用,按照日子來算,袁督師的死期也就差不多快該到了。

而在此時此刻,宋慶卻沒時間去多想這些了,自從接到京師的勤王調令之後,整個徐州上下已經開始了總動員,無論是代表官府的州衙,還是代表軍人的徐州衛和徐州左衛,一切事務全部停止,全力為勤王部隊服務。

徐州這地方從文化上看屬於南方,但從地理上看卻是北方,而作為一支北軍,他們的參戰幾乎是必不可少的,雖說是天下兵馬勤王,可邊軍大部還要防禦自己負責的地區,能夠下大力氣趕過來的可能也就是關寧軍,其餘宣大等地自己都要面臨嚴峻挑戰,恐怕也抽不出多少人手,真正負責戍衛京城的,除了京軍三大營之外,其餘的估計也就是他們這些地處內部的軍隊,而徐州人好武這件事可謂天下皆知,如今和北邊動起手來,任誰也不會放著他們不用的。

有鑑於此,徐州衛和徐州左衛的大人物們雖說萬般不情願,可也沒有絲毫辦法,只得命令麾下各部開始集結,原本除了宋慶幾乎沒有人在使用的校場,如今也被各部兵將充分利用,熱火朝天的操練起來。

在早已經佃農化的衛所之中,除了宋慶這種神經病之外,沒什麼人願意操練,可如今不操練確實不行,和辛苦比起來,還是自己的小命更加重要一些,畢竟這不是進山剿匪,而是去和北面的頑敵作戰,對方既然有本事攻到京城去,戰力之驍勇可想而知,徐州衛如今早不復昔日盛況,這大戰在即的自然也要操練一番,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好歹能找回點軍隊的感覺來,不至於帶著一群手拿兵器的農夫跑去京師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