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一劑強心針,畢竟這位老大人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天啟皇帝都曾經以師禮待之,哪怕是當年魏忠賢權勢滔天,到最後也沒敢把這位老爺子如何。
既然孫大人到了,又有皇帝欽命‘以原官兼兵部尚書守通州,統籌全域性’,各路明軍自然都爭相歸附,反正大家最近正被關寧軍的人鬧得不勝其煩,如今孫大人要帶領眾人去收復失地了,自然沒人推三阻四,反倒是頗有些踴躍。
在京城保衛戰中大放異彩的徐州衛,自然也入了孫大人的法眼,儘管他們人數不多,總共也就四千上下,可戰鬥力卻非常強,孫伯平也一日三次見到了孫大人的傳令兵,要求他們立刻趕去通州會合。
孫指揮使同樣大喜過望,他跟宋慶還不一樣,宋慶畢竟只是個千戶,哪怕皇帝再如何喜歡,那也只是個千戶,他可是徐州衛指揮使,某種程度上徐州左衛也聽他的,一下子兩個衛所弟兄們的前程都在他肩膀上,因為關寧軍那邊他應付的相當疲憊,如今總算得到解脫,立刻開始整備軍馬,拉著隊伍從平谷出發,再次返回之前走過一趟的通州。
離開的時候,平谷縣令還十分不捨,畢竟徐州衛在這邊軍紀不錯,除了要些糧食蔬菜雞鴨魚肉之外,再沒有別的行為了,更沒有洗劫村莊,這在大明朝幾乎就是秋毫無犯的表現,而且他們的存在還能讓周圍的後金兵馬紛紛遠遁,自開啟戰以來,平谷還從來沒有這麼安全的時候,幾乎都快成世外桃源了,如今這幫人要離開,平谷縣令心中的不捨可想而知。
只是再如何不捨,他也知道留不住,好在徐州衛的人只是去通州集結,說不定過段時間又要回來,縣太爺親自領著鄉紳們送了出來,搞了好一齣軍民魚水情,敲鑼打鼓的把隊伍送走了。
連續奔波兩日,總算是到達了通州,這個南北運河交通的樞紐地帶,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座巨大地兵營,到處都有剛剛到達的部隊,各處番號幾乎都能夠看得見,宋慶頓時覺得心潮澎湃,這可是難得的大聚會,而且要面臨的戰鬥又比之前輕鬆得多,正是他宋某人和狗營發揮的時候,就要看自己是否能夠把握住這樣的機會,臨走之前再好好表現一次了。
感謝georges的打賞!求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大家!
&;lt;a&;gt;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lt;/a&;gt;
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下)
平谷是個好地方,通州同樣也是個好地方,而且比平谷還要還,因為宋慶上輩子在通州上過學,對這地方感情極深,這裡的每一條街道,甚至是毫不起眼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他和好幾個姑娘徜徉的身影。
只是如今這個通州,跟他之前所見過的那個卻差了太多,各種現代建築變成了純古典,但在熱鬧程度上卻顯得比從前見過那個更加高了不少,畢竟在上輩子的時候,通州是作為郊區存在的,確實是比不上京城。
可如今這個通州卻不一樣,這是正經南北大樞紐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多繁華有多繁華,要多熱鬧有多熱鬧,加上如今這裡已經佈滿了各部勤王軍,還有不少京營的人馬,人嘶馬叫和沿街叫賣聲此起彼伏,更有不少貨船在運河上不斷出沒,拋開肅殺之氣不談,這簡直就是一副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讓宋慶久久沉醉其間,輕輕嘆了口氣。
“沒見過這場面吧?我也沒見過,不過聽你爺爺說,當年咱徐州也有過這樣的場面,不過後來大家都走了邳州,咱徐州就慢慢沒落下來,鬧的如今半死不活。”站在身旁的宋虎也是嘆氣,似乎很為這熱鬧場面而沉醉。
宋慶所想的當然和老爹不同,不過他也沒興趣去糾正,因為雖說不是一件事情,但情緒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充滿著對過去的美好懷念,就像上輩子京城孩子總是會懷念起小時候,懷念起那個每天早上有鴿子哨響的北京,哪怕那時候的生活其實並沒有那麼舒心愜意,但長大後能夠想起來的卻全都是美好部分,糟心的事情被有意無意的遮蔽掉了。
徐州衛所在的平谷縣雖說距離通州不遠,但來的卻算比較晚的,畢竟孫大人是從京城出發的,先把周圍部隊掃了一圈,隨即才來到通州,到達這裡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不少軍馬,徐州衛可是少數從東邊趕過來的,因此才慢了一拍。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當他們到達之後,孫伯平立刻就被孫承宗大人召見了,因為他們一直都在西邊和後金打仗,哪怕只是零敲碎打,可終歸要比京城周圍的隊伍更瞭解情況,因此他們的意見非常重要。
指揮使離開,其餘部隊自然不會輕動,都在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