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生的這一次突擊,全都算是這次京城攻防戰中的經典戰鬥了,他不認為京城是靠他力挽狂瀾守住的,若是沒有周圍那麼多勤王軍,沒有京師三大營的人馬,他宋慶就算再如何勇猛,怕是也做不到這一點,可關鍵在於他命好,每一次謀劃都能在點子上,靠著老天爺照顧還都做成了。
更不要說他手上還有阿濟格這個重大彩頭,這可是皇太極的弟弟,老奴的親兒子,雖然還只是個貝勒,沒有受封王爺,但身份卻是硬邦邦的,只要把這個人交上去,皇帝肯定是大喜過望的,自己提的條件只要別太過分,估計不會有誰不同意,畢竟這是朝廷與後金交戰多年,俘獲對方的最高階別人物,戰功是無論如何都不可抹殺的。
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宋慶終於登上城頭,見到了身穿龍袍的崇禎皇帝,他將手中長槍交給宋虎,單膝跪倒在地,鏗鏘有力道:“卑職宋慶,見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慶身量高大,更是練就一副虎背熊腰,加上這次出征以來,幾乎可以說是大殺四方,如今還沒來得及換衣裳,身上到處都是細小的傷口,以及敵人的鮮血,因此哪怕是跪在地上,也依然顯得雄壯無比,讓個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崇禎皇帝當場便看呆了,竟是繞著宋慶轉了兩圈,將這熊虎一般的漢子看個仔細,這才感嘆道:“果然是好漢,難怪能將那賊酋擊退,宋愛卿快快平身,朕還有好多話要問你!”
這待遇著實夠高,尤其是愛卿二字,這可不是誰都能享受的待遇,首先你地位要高,其次你要得皇帝信賴,這才能被稱呼為愛卿,宋慶如今不過一個千戶,他自己也是剛知道的,乍一聽愛卿二字,幾乎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抬頭看崇禎面色慈和,似乎沒什麼別的心思,這才重新謝過恩,慢慢站了起來,垂手站在原地,等待皇帝的問話。
皇帝問話的內容其實也很簡單,他很想知道宋慶在前次殺出城去被包圍後,究竟如何突出重圍,又是如何領著七千多人馬重新殺了回來,這個問題不光皇帝想要知道,其他人基本都想知道,尤其宋虎更是目光灼灼,看樣子求知慾很強的樣子,王昌和孫伯平等人也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宋慶大致組織下語言,便開始講述這段時間的經歷來。
本日第二更,求三江票,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大家!
&;lt;a&;gt;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lt;/a&;gt;
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帝與千戶(下)
宋慶上輩子做過部門經理,而且是那種要和上級屬下溝通極多,也經常會見客戶的部門經理,因此口才非常不錯,加上平時喜歡聽相聲或是評書,更是會編故事,而且自從殺出德勝門之後,他的故事也確實非常精彩,根本不需用編造,只需要稍加修飾,把自己刻畫的更加英武一些,就是一篇最完美的勇者屠龍故事,讓崇禎皇帝聽得津津有味。
皇帝沒打過仗,哪怕今天看了一陣,自覺對打仗已經很瞭解,可比起那些打生打死的軍頭們依然差得遠,宋慶說得熱鬧,他自然也是聽的熱鬧,孫伯平等人卻都聽得冷汗直冒,因為他們模擬了一下情境,發現換做是自己的話,怕是早已經死掉好幾次了,宋慶勇則勇矣,這運氣可也是真的不錯,若不是當時被楊寧帶著馬隊救了,怕是也就沒有後面的事。
可即便是後面的事情,也都足夠兇險,宋慶所處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能說是敵佔區,雖說大明的兵馬也都在附近晃盪,但比起完全處於主動進攻姿態的後金兵來說,明軍的存在感低得很,互相之間也不會有什麼互動,更加不會彼此支援,都是一副各自為戰的姿態,宋慶能從幾百潰兵開始,到後來組織七千多人馬殺回京師,這本事可也真是不小了。
這還不算,最關鍵的是他生擒了十二貝勒阿濟格,這可是潑天大功,要知道這次後金入寇,各部全都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損失也遠遠比對方嚴重得多,甚至已經出現僉事或者參將被打死的事情,可斬獲方面雖然多少也有一些,但大多是包衣,真夷也都是些普通士卒或者小軍官,連個牛錄都沒有,如今宋慶抓了個貝勒,絕對是鶴立雞群的功勞。
雖然說是槍打出頭鳥,可也要看怎麼算,宋慶兩次京師大戰都揚了名,皇帝都看在眼裡,在這種情況下再抓了阿濟格,其他人看著也就那麼回事了,畢竟宋慶能打如今人盡皆知,功勞也都是拿命拼回來的,就比如安定門那次,換個別人肯定不會帶兵殺出去,明軍雖然已經多不堪戰,但軍中畢竟敬服勇士,你既然沒這個膽子玩命,也就別眼紅別人的功勞。
崇禎也很興奮,他只知道宋慶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