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幾個從前做官,也都是些小軍官,很多事情都搞不清楚,到最後還是要來請示他這個長官,問題是他也沒做過,只得從頭開始摸索。
好在他這人心態不錯,一時半刻做不得的事情,也不會太著急,事情總歸要一件件做,就像日子要一天天過,不過也就是從那時起,他每天回到家中,總會抽空寫上一兩筆,最初時候宋虎幾乎以為兒子病了,可後來看到那雖然瞧不明白,但卻感覺還挺不錯的毛筆字,才知道兒子這不是發瘋撒囈掙,而是真的打算文武兼修了。
這是祖宗積德啊!
感覺到兒子似乎真會寫字,還能正經寫出點東西來,宋虎再也不過問這些自己弄不明白的東西了,甚至連酒都開始少喝,免得自己喝多了說話聲音大,影響在屋子裡研究文學的兒子。
一來一去的,幾個月時間轉眼過去,宋慶第一部話劇的劇本只寫了幾百個字,徐州人卻已經開始準備過年了,恍恍惚惚間,宋慶才發現時光飛逝,幾乎是一轉眼的工夫,崇禎三年便已經快要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一章 遠方來信
大家早上好,求一下月票啊!
宋慶研究的事情,在年關將近的時候開始不脛而走,不脛而走這個詞其實用的並不準確,因為確確實實是宋虎說出去的,自從宋慶晚上總要寫到很晚,老宋千戶心中的自豪感便開始爆棚。
徐州這地方雖然好武,但文貴武賤乃是大明朝的整體基調,雖說在這裡沒人會看不起練武的,但如果家中出現一個讀書人,那依然是光宗耀祖了不得的事情,宋慶雖說年紀不小,正經讀書已經晚了,指望他考什麼秀才舉人的完全不現實,可識文斷字能夠寫點東西,那也是有希望成為儒將啊,沒人覺得韓當週泰之類的比周瑜陸遜更牛逼,原因就因為後兩個是儒將,是正經識文斷字還能吟詩作賦的,所以人家地位就是高,這跟打勝仗之類的都沒關係,就是個心態問題。
如今他宋虎的兒子也要朝這方面發展了,他又怎能不興奮莫名,自從確定這件事情之後,老宋千戶逛茶樓的時候越來越多了,而且都是拉著手下那幾個老弟兄一起去,沒事便給他們講宋慶昨日又在屋內寫了一個時辰,那字看著比從前又齊整不少云云,老兄弟們都是看著宋慶長大的,完全就當成自家的孩子,見宋虎如此興奮,自然也都跟著吹捧。
茶樓跟酒店青樓類似,都是城裡面傳播訊息最為快速的地方,宋虎本身是大人物,宋慶是個比他老子名氣和實力更大的,加上又是武夫學文這種事情,沒幾日便傳的沸沸揚揚,而且還以相信居多,不少人都覺得宋千戶真要做儒將了。
原因很簡單,宋虎自己就是認字的,勉強也能寫幾個。宋慶識字自然是有來路的,說家學淵博肯定屬於扯淡,但至少他識文斷字很有可能,雖然從來都沒正經寫過,但狗營很多人是見過的。因此這件事作證的人很多。
這樣說起來的話。那宋慶練字的事情就很有可能了,大夥兒都知道這琴棋書畫都是想通的,雖然說這其實是扯淡。可在古代人眼中,就應該是一回事,宋慶既然能設計出那麼好看的衣服來,定然是會畫畫的,因此練字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訊息傳了幾日之後,不少人都對這個起了興趣,普通百姓還都是閒聊佐酒之用,可在有心人看來,這卻是個跟宋千戶套交情的機會。但分人寫字或繪畫,那都是希望得到大眾認可的,宋千戶那也是正經的名利之人,而且毫不掩飾,作風豪放的很,只要自己表現出誠意來。千戶大人應該可以明白心意的,因此不知從誰開始,這上門求字絡繹不絕起來。
這些上門的倒也不為什麼大事,大多數都是買賣在宋慶管轄範圍之內,想要求個平安之類。雖說宋千戶沒怎麼收過平安銀子,狗營的軍紀也很嚴格,拿人家水果的事情幾乎沒有,可誰又知道這種情況能夠維持多久,哪怕宋慶真的不會這麼幹,但買賣終究也在人家地盤裡做著,能夠早些在千戶大人這邊留個印象,總歸不會是壞事,無非就是求個心安而已。
再就是一些大風牌的代售店鋪,因為這牌子如今賣得太好,宋慶又弄了個專賣店,很多貨都直接拉到那邊去賣,他們這些之前能夠賺不少的,如今生意愈發清淡起來,也想買上幾幅宋千戶的書法,給自家店鋪創收。
最初時候,宋慶還不太在意,只以為是大夥兒圖個熱鬧而已,真給人家寫過幾張,他的字雖說不算特別好,但因為習武的緣故,手上人命又多,寫出來自有一番威勢,因此勉強倒是能看,拿出去雖說不長臉吧,卻也不會丟面子。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