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明犬 作者:冷如冰

月,眾人已經被這種生活折騰的麻木了,據洛小北迴報,如今已經出現了幾個類似操練強迫症的人,似乎每天要不多舉幾下石鎖,揮舞一陣長槍,就覺得日子少了點啥,宋慶知道這幫人如今吃飽喝足,渾身的力氣沒地方使,碧波池和賭坊等地方又不對他們開放,早已經憋得渾身是勁,也是時候該拉出去歷練一下了。

宋慶練兵的方法很簡單,無非就是用軍規將人卡住,在校場上打熬力氣,等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拉出去見血,至於見血的人選也很好找,如今馬上入冬,徐州左近的幾個寨子都要準備過冬的糧食,打算來山下百姓和富戶家裡面進貨了,他頭幾日專程派人出去打聽過,九里山上不少寨子都在這幾日下山,加起來據說有二百七八十號人,足夠自己這邊打一次了。

如今他已經不單單是徐州衛的代百戶,同時還是徐州義勇民團的總團長,剿匪這種事本來就算在分內,因此只需要跟衛所和州衙打過招呼即可,兩邊的大人們也知道快過年的時候土匪都會下山,因此對這事毫無意見,因為宋慶主動請纓,徐州衛各部還省得再跑一趟,因此指揮使大人還專門撥了些兵器過來,州衙那邊也有些酒肉相贈。

手下們似乎也沒意見,甚至不少人還覺得挺興奮,畢竟這徐州義勇當初就是為剿匪才成立的,可幾個月下來連根匪毛都沒見到,反倒是憋出了一身的力氣,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剿匪的差事,自然個個奮勇當先。

崇禎二年九月中,徐州義勇出城剿匪,走的時候還有不少城中的百姓趕過來看熱鬧,給這些二郎們加油助威,只不過此時此刻再如何欣賞這支精神飽滿隊伍的人,也不會想到僅僅在幾個月後,這群人的名聲會傳遍天下。

而如今的這次剿匪,正是他們邁出得一步……

求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大家!

<a>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a>

第八十八章 最後一次剿匪

對於剿匪,大部分義勇們根本就沒什麼概念,他們都來自各個村鎮的義社,生平參與過最大規模的武力行動,估計也就是倆村子或者倆鎮子為個水源什麼的打群架,對於見血之類的事情,暫時還沒什麼意識。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比不上那些軍戶,宋慶手下軍戶雖然也有不少老兵油子,但總體來說還算好的,他也沒有完全排除掉那些很油滑的老人,因為有的時候新人太楞,真到了見真章的時候,要麼被嚇破膽掉頭就跑,要麼則傻乎乎的拿著兵器衝上去找死,在這種時候老人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他們至少會照顧周圍的人,幫著宋慶將局勢穩定下來。

這次出行也是一樣,反正無論軍戶還是義勇,大家都接受的是同一種訓練,因此宋慶乾脆把兩支隊伍混了,每一個軍戶搭配兩三個義勇,大夥兒整日在一起廝混,談不上什麼生疏感,唯一的區別也就是軍戶們穿著紅色的鴛鴦戰襖,而義勇們則穿著棕色的民團制服,可這種制服也是宋慶參考了戰襖之後畫出來的,看起來其實也沒多大差別。

九里山地處徐州城西北,因東西長九里而得名,自西向東依次為象山、寶峰山等,支麓有大孤山、小孤山、沙孤山、虎山、龜山、看花山、楊家山、江家山和琵琶山等,這年頭天下的日子已經開始過不下去了,因此幾乎每一座山頭上總會有那麼幾十號嘯聚山林的好漢,不過這次宋慶他們沒必要趕到九里山,只需要沿著這個方向掃蕩前進即可,因為好漢們為了收繳過冬的糧食,都會自己主動下來的,而且他們絕對想不到,這個日子口會有主動過來清剿他們的人。

的確,大明的軍隊在剿匪事宜上頭,除非是事出有因,通常都是民不舉官不究,江北這邊自然也是不能免俗,徐州衛也好,徐州左衛也罷,都是住在州城附近,平日裡日子過的雖不富裕,卻也還算安穩,只要沒有被盜匪掃了的百姓去州衙報官,他們才懶得過去剿匪,出兵放馬又是耗費糧餉,又是會有死傷,神經病才會主動跑出去跟賊人批命。

宋慶的到來,算是給了好漢麼一個極大的‘驚喜’,當他在兩天後率領手下將第一撥幾十人的盜匪包圍之後,那股盜匪頭子最初甚至以為是別的山寨黑吃黑,直到看清那略有些破舊,但絕對醒目的戰襖,以及手中那些雪亮的制式長槍,才終於確認這是官軍,這是一夥兒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官軍,惱羞成怒之下,好漢們採取了最愚蠢的回應方式。

他們抵抗了……

如果選擇不抵抗,宋慶可能還會討個頭彩,把他們全都關押起來,等達到訓練目的之後,再把頭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