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3 / 4)

,又向彌勒佛陀屈膝跪拜,臉上卻自露出虔誠的姿態來,肅然道:“小僧雖認不得您,但看得出您是佛法精湛的大德,請受小僧一拜!”

這一拜倒是讓彌勒佛陀無所適從了。他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師兄如來。而今如來肉身雖無佛祖記憶,還不是如來佛祖,卻也不敢當次大禮,連忙扶起九難,笑呵呵的道:“勿需多禮,我們佛家講究眾生平等,我雖是佛,也和你一樣。佛門弟子,該對莊嚴神聖的佛法跪拜才好。”

九難身軀一震,眼裡露出一片驚喜與明悟之色,嘴角露出一絲釋然的淡笑,雙手合十,深深一禮道:“小僧懂了,多謝大德點化!”

這就懂了?

秦漢微微一愣。此人悟性之強,當真天下罕有。他看的出來,這不是表面上的知曉,而是發自內心的懂得。要知世有尊卑,上下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在人的思維中根深蒂固,彌勒佛陀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令九難通曉眾生無尊卑唯佛法最為深邃的至理,當真難得。

九難,九顆舍利子。

想到這裡,秦漢嘴角不自禁的露出一絲笑意,看著看似憨厚老實實則金玉其中智珠在胸的九難,笑道:“九難小師傅,你從小便在大雷音寺嗎,是怎麼到這裡的,可有人引薦,可有師傅?”

九難的微微躬身,低宣佛號道:“小僧從記事起,便在大雷音寺的雷音殿。少時有一位師傅,據師傅言,他有一回外出遊歷,在一個湖裡看到小僧飄在蓮臺中,認為小僧極有慧根,便帶回大雷音寺。不想小僧天性愚鈍,諸般佛經佛典,總是無法領會,令師傅大失所望,年長後便成為雷音殿的掃地僧,已有六年。師傅他老人家待小僧恩重如山,卻是在四年前圓寂了。”

他的眼裡帶著一股淡淡的悲傷之色,卻絕不執著,分明對師傅死去一事,看的極開,雖然悲,卻不哀。

秦漢心底暗贊,自己可遠遠沒有九難這般超越生死,恩師和小斑去後,無時無刻不成為折磨他的心魔與夢靨。淡笑道:“九難小師傅,你可知曉佛祖如來涅槃一事嗎?”

“佛祖如來涅槃?”九難搖搖頭道:“小僧從未聽說。”

“除了你少時的記憶,你可知曉關於僧寶舍利子的下落?”秦漢不動聲色的又問道。

“僧寶者人生……僧寶舍利子乃是我佛界至高無上的寶物,小僧卑微之身,哪裡有資格知曉這些寶物。”九難搖搖頭道。

秦漢點點頭,眉頭卻是微微皺起。如今已能確信九難乃是如來轉世肉身無疑,然而,他關乎前世的靈智似乎並未開啟。也就是說,現在的九難,就算帶到僧寶舍利子跟前,只怕也沒有絲毫感應,與迦陵和頻迦溝通一番,二女亦是不知曉內情。

生來只有十八歲,舉足一步又一年。

思忖片刻,秦漢眼睛一亮。待得寶光爍塔尖,雷音殿前破鍾全。正是憑藉著這兩句偈語,自己找到了如來肉身。這是不是說,要開啟佛祖前世的靈智,還要找到另一個至關重要的謎底:舉足一步又一年?

當下含笑道:“九難小師傅,這雷音殿枯燥的緊,我帶你出去看看浩瀚的佛界如何?”

九難忙不迭的搖頭道:“不可!不可!雷音殿大小道路三千六百丈,需要小僧一人清掃。若擅自離開,實是對我佛極大的不敬,不可,不可!”

秦漢眉頭一皺,九難雖然神態慌亂,但眼神甚為堅決,斷然不肯離開。除非自己用強,否則不可能帶他離開此地。然而這畢竟是世間極為仁善的存在,又是迦陵和頻迦的恩人,怎麼好用強?

始終含笑不語的彌勒佛陀,分明看出了秦漢的心意,含笑道:“九難,昔年佛祖曾留下一句極有名的話,為四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可聽聞?知曉它是什麼意思麼?”

九難眼裡露出尊重之色,分明因彌勒方才的點化感恩在心,忙道:“小僧知曉。這是在說,根本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鏡臺;真正的佛應該是什麼都沒有的;不沾染任何塵俗的。也便是說,在我佛眼裡,萬物皆空。”

“正是。”彌勒佛陀讚許的點頭道:“既然我佛眼裡萬物皆空,何須你在此清掃?”

九難一怔,眼裡露出思索之色。

彌勒佛陀續道:“末等善士自安自省,下等善士為善一地,中等善士為善一國,上等善士為善天下。你雖自命為善士,為虔誠的佛門弟子,然我佛真正的真諦,乃是走遍天下,行一切善士,弘揚仁善的佛法,普渡眾生。你屈居雷音殿,怎能行善,怎能普渡眾生,怎能讓佛法的榮光遍灑天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