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祛除驚傷雜念,如何在諸脈之間運轉氣機,調和陰陽,言詞雖然晦澀,但梁蕭悟性極高,多能悟出。比如“道者天地兩不知,身在壺中無人識。” 指的是“心中觀影”之法,壺即指心,“身在壺中”,即心中想著自己影像;“兩不知”、“無人識”則指身外無物,天地兩忘;“老樹盤根入泥土,疏枝橫斜不留影。”講的是打坐之法,雙腿若老樹盤根,作跏趺坐法,雙手成樹枝交叉之象,但須得緊貼下頜,不能在地上留下影子;後面大多相類。
梁蕭邊聽邊悟,邊悟邊練,練完《洗心篇》,全身真氣,宛若粒粒珍珠,在諸經百穴中流轉不定,一一納入丹田,頓覺心氣平和,呼吸悠長,一時再無窒礙。原本這兩章別人來練,少則七八月,多則十餘載,而且未必有成。梁蕭卻無意間臻至“龜息”之境,高屋建瓴,入門自然容易得多,短短兩個時辰,竟成全功。
阿雪見梁蕭低眉垂目,神色自若,心中好不歡喜,說道:“哥哥,下一卷是《初九篇》了,你聽好啦,上面說:九九桃花生洞闕,八八青龍總一斤,七七白虎雙雙養,木母金公性本溫,十二宮中蟾魄現,時時地魄降天魂,拔取天根並地髓,白雪黃牙自長成……”梁蕭張開雙目,奇道:“阿雪,你胡亂念些什麼?”
阿雪仔細看了看,說道:“我照著上面唸的,一個字都沒有錯!”梁蕭接過紙箋,仔細觀看,果然念得一字不差,頓時眉頭緊蹙,半晌不語,阿雪心中好奇,問道:“哥哥,這些話什麼意思啊?”梁蕭搖頭道:“這裡的詩句,我一句也想不通。”阿雪瞪大眼睛,奇道:“哥哥你都想不通,那誰還想得通?”梁蕭失笑道:“傻丫頭,你高估我了。這位前輩既然如此寫,想來總有人想得通的。前兩篇多用譬喻,所以不難明白。但從這一章起,卻出現了許多古怪字句,我猜大約是某種術語,便好比數術中的勾股方圓、商方實法,不懂這些術語,就沒法知道這位前輩的真意。”阿雪道:“那怎麼辦呢?”眉頭皺起,很為梁蕭著急。
梁蕭再往下看,只見《初九篇》之後,還有“玄用、神微、鼎瑞、活得、燦爛、胎息、辟穀、仙遊、歸真”九篇,一篇較一篇艱深,詞句也更是千奇百怪,不由忖道:“這位撰文的前輩當真憊懶,總愛設些古怪謎題考人,先有純陽鐵盒,再有陰陽球,如今又是紫府元宗。”他從頭至尾細看一遍,並未發現作者之名,而且既無純陽二字,也無呂洞賓的字號。看來呂洞賓鑄盒之說,當真是世人誤傳了。
梁蕭思之不透,嘆道:“阿雪,我看不懂啦。但這《紫府元宗》實在了不起。只入定、洗心兩篇,已能化解我體內亂走的真氣。聽羽靈說,若是練到後來,能夠遣鬼運神,成仙飛昇,不知道是也不是?”
阿雪心想:“若哥哥成仙飛昇了,阿雪一個人留在人間,豈不寂寞,幸虧他沒看懂後面。”想到這裡,心中竊喜,望著梁蕭微笑。梁蕭看她笑得古怪,便道:“你這笨丫頭,又傻笑什麼?嗯……阿雪,你受傷了麼?”阿雪回過神來,方覺肩頭胸口疼痛,才想起方才捱了梁蕭一掌,傷得不輕,後來迭逢異變,也忘了痛楚,她怕梁蕭內疚,便道:“沒有。”梁蕭哼聲道:“你一撒謊就東張西望,我一眼就瞧穿了。”阿雪大窘,低頭揉著衣角。
梁蕭白她一眼,小心收好《紫府元宗》,忽想到自己將陰陽球吞入腹中,恐有後患,但他凝神內視,卻未覺出半點陰陽球的痕跡,沉吟良久,恍惚記起公羊羽和蕭千絕相鬥之時,體內似有什麼物事爆裂開來,此時想來,約摸是兩大高手內功太強,陰陽球不堪重負,或是碎成齏粉,或是化為灰燼了。
梁蕭明瞭緣由,不由得長嘆一口氣,抱起阿雪,入觀為她療傷。阿雪經過這一日一夜的折騰,疲倦已極,療傷未畢,便已沉沉睡去。梁蕭將她置於枕上,小心蓋好被子,傍著坐下。想到此次死裡逃生,暗自慶幸;但想到父母之仇未報,又覺慚愧茫然。
梁蕭悲喜交集,心潮難平,低頭望去,只見阿雪睡態嬌憨,惹人憐愛,不由伸出手,輕輕撫著她烏黑的秀髮,心裡卻不知為何,浮現出花曉霜的影子。他當初爭奪純陽鐵盒,全是為了她的痼疾,而今陰陽球已毀,只怕對曉霜痊癒大為不利。梁蕭想著,憂心忡忡:“莫非老天弄人,真要讓曉霜永受寒毒之苦麼?”痴痴想了一陣,定神再看時,只見阿雪嘴角含笑,濃密的睫毛便似一面小小的鏡子,微微顫動,想是夢裡見了叫人歡喜的物事。梁蕭不覺莞爾,想起那夜在船上,柳鶯鶯的睡姿也彷彿如此,情狀依稀,人卻已非了。剎那間,他只覺胸口似被千萬根鋼針刺透,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不由忖道:“也不知鶯鶯隨了雲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