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2 / 4)

尾追出,猝然前爪按地,凌空撲至野兔頭頂。只在此時,突生異響,一支鳴鏑掠至,從黃狼頸上沒入,透進野兔背脊。

伯顏吐了口氣,正要放下強弓,乍聽半空傳來清亮雁唳,側身引弓,但見一隊大雁,排成人字,向北方飛去。伯顏張弓良久,卻沒放箭,凝望雁陣遠去,弛弦嘆道:“梁蕭,你射過大雕麼?”梁蕭搖頭。伯顏長笑道:“怒馬騁大漠,驚弓落猛禽,那才真正暢快。可惜,大宋未滅,難以北還!唉,卻不知這一仗打到什麼時候。”梁蕭此時才知,伯顏方才引弓不發,卻是生出思鄉之意。頓時心口一熱,道:“既然如此,不打仗最好。”話一出口,又覺不妥,尋思道:“若不打仗,怎麼報仇?”

伯顏看他一眼,笑道:“梁蕭,我上次下令打你,你還記恨我麼?”他見梁蕭擰眉不語,心知他尚懷芥蒂,便哈哈笑道:“算我不好吧,但你以下犯上,忒也過了些,當時情形若不打你,便只得砍你腦袋了。二者權衡取其輕,只得委屈你一些。”梁蕭也知他說得不錯,怒氣消了些。伯顏忽地鞭指一座古廟道:“咱們去那裡看看!”

二人到那廟前,只見牆垣頹敗,門前立著一方石碑,伯顏翻身下馬,摒退左右,手撫碑頂,沉吟不語。梁蕭見碑下有石龜馱負,上鐫許多文字,斑駁脫落,似乎年代甚久了。

伯顏忽以漢話道:“梁蕭,你知這石碑來歷麼?”梁蕭搖頭。伯顏手指前方土廟道:“這是羊太傅廟,用來祭祀晉人羊牯。這羊牯是漢人中的名將,當年司馬氏滅亡東吳,一統三國,都出自他的主意。可惜,這人想好消滅東吳的計謀,卻沒活到平定天下的一天,生前幾度上表伐吳,都被皇帝回絕,他壯志難酬,每望南方都是落淚不止,故而這碑又叫‘墮淚碑’。”又看梁蕭一眼,正色道:“梁蕭,你可知天下為何會有戰爭?”梁蕭一怔,如實道:“我不知道!”

伯顏道:“說來也簡單明白,只要數國並存,便免不得戰爭。”梁蕭奇道:“數國並存?”伯顏含笑道:“想當年,我蒙古諸部紛爭,千餘年戰火不息,直至太祖出世,憑天縱英明,武略神機,經歷種種艱難困苦,始將蒙古人合併如一,令其再不廝鬥。你也想必知曉,漢人鬥得最狠的時候,俱是諸侯割據之時,上有春秋戰國,下有三國兩晉,唐代之後,朝代興替更若走馬一般,先是五代十國,後有宋遼交鋒,再後來宋、金、夏、大理、吐蕃五國攻戰,殺戮極慘。現如今,金、夏、大理、吐蕃雖滅,卻有宋元爭雄,可說四百年紛紜從未平息。”

梁蕭忍不住問道:“這麼說,定要天下一統,才無戰爭麼?”伯顏道:“這話說得對!自古以來,有識之士莫不想廓清海內,混一天下,唯有四海如一,方可致以太平。這羊牯墮淚,哭得非是一人榮辱,而是天下蒼生!今日大宋彷彿當年東吳,一日不下,南北必然征戰不息。既有戰事,最先吃虧的,就是兩國百姓了。”

梁蕭皺眉道:“為什麼非得要打要殺?和和氣氣豈不更好?”伯顏擺手道:“弱肉強食,天經地義!你見過不吃綿羊的老虎麼?我們厲害,可打漢人,漢人強了,不會打我們麼?那漢將霍去病不是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嗎?大漢雄強了,北擊匈奴;大唐昌盛了,征服突厥,攻打高麗;大宋太宗,不也打過契丹麼?嘿,只怪他不自量力,打不過人家罷了。”

梁蕭沉吟道:“如此說,有國家之分,便有強弱,有強弱之別,便有戰爭!” 伯顏卻不正面答他,話鋒一轉道:“聽說你夥伴死了。”梁蕭黯然點頭。伯顏嘆道:“你為人講義氣,那是很好,不過,一人性命與億萬蒼生相較,孰輕孰重呢?”梁蕭一愕。伯顏踱了數步,倏地轉過身子,揚聲道:“所謂人生苦短,堂堂七尺男兒,當挽強弓,跨烈馬,平定天下,千年之後尚有美名流傳。若為一個人的生死,成日傷心滿懷,唉聲嘆氣,試問百年之後,誰還記得你梁蕭呢?”他手指田中農夫道,“與這莽漢村夫,又有何分別?”

/* 87 */

窮途末路(7)

梁蕭從來胸無大志,行事只憑意氣,未曾想過什麼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聽得這番言語,微覺茫然。伯顏眼中神采飛揚,朗聲道:“最好的牛皮鼓,輕輕一碰,能發出雷一樣的聲音;最聰明的人,決不用我說太多道理!你流著成吉思汗的血,你的才幹讓世人妒忌。”他手臂一揮,冷笑道,“劉整區區降將,又算得了什麼?”梁蕭到底年少血熱,聽得這話,脫口道:“大元帥……”嗓子一哽,竟說不下去。

伯顏擺手笑道:“明白就好,不必說出來。如今史天澤死了,我將他的兵馬交與你統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