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官進行了一次聚餐。
在聚餐一開始,吳世恭就向所有的軍官報告了這次勤王和收復灤州城的過程中,軍隊的繳獲所得。當然這些繳獲所得並不包括吳世恭賣地和交換韃子首級的所得。並且,吳世恭也宣佈了死亡、傷殘兵丁的撫卹金和所有兵丁的繳獲分配。
連那些其他千戶所抽調的兵丁也都一視同仁,和吳世恭自己的兵丁是一樣的發放標準。算下來,每一位兵丁都可以拿到五兩銀子左右。
在宣佈完這一切以後,吳世恭就對俞繼他們說道:“這次本官能與友鄰千戶所的弟兄們並肩作戰,本官也感到相當地榮幸。現在永平四城也已收復,可以這麼說,我們都將要回家了。“
“本官和弟兄們相處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有了感情了。你們一些人可能也已經知道,本官將調任汝寧府守備了。可這次打韃子,功勞都是大家立的,可好象只有本官升了職,本官也很過意不去。”
“今天,趁著聚餐前,本官就多說兩句話。俞副千戶和你們這些弟兄回去以後,都還是做個軍戶,還在地裡刨食,能不能吃飽飯那都是兩說的。你們這些武官可能會好一些,可大夥兒都是心知肚明的,衛所的武官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次你們來的那些軍戶,還剩下了七百多人,就這麼把這些弟兄扔回去,本官也不忍心。本官就在這裡和你們打個商量,本官出銀子供養你們,讓你們也成為衛所裡的一支常備軍。當然,你們也要聽從本官的命令,接受本官的訓練。”
吳世恭的話,讓在座的武官都沉默不語。雖然他們知道吳世恭說的話在道理上,提出的條件也很有誘惑力,但是他們畢竟都是歸德衛的人,在法理上是不可能聽從汝寧府守備的命令的。
吳世恭環顧了四周一下,也知道這些武官的想法,於是他接著說道:“其實你們心中的顧慮本官也明白。說句實話,本官現在如果到外面和那些軍戶宣佈,將招收那些軍戶為本官的兵丁,你們認為有幾個軍戶會和你們迴歸德衛啊?”
“正因為本官考慮到你們這些弟兄,所以本官還是給你們指出一條明路,讓你們依舊做著本官手下的武官。本官手下的武官是怎麼樣的待遇,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你們心中也應該有底了吧。當然,本官也絕對不會強迫,也沒有不讓你們不聽趙指揮的命令。本官更是保證,你們這支常備軍也基本上都在歸德府活動,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的。”
吳世恭說到這裡,俞繼就立刻站起來抱拳道:“既然吳守備都這麼說了,下官再不領情就有些不知趣了。下官這裡保證,唯吳守備的馬首是瞻。”
在這次聚餐以前,俞繼其實已經向吳世恭提出了投靠他的想法,想和吳世恭一同到汝寧府去。可吳世恭依然說服了俞繼,讓他仍然待在歸德府。吳世恭告訴俞繼說:只要有了實力,俞繼手下的兵丁加上陶辛手下的兵丁,完全可以把歸德衛的指揮趙銘給架空。讓俞繼做個在歸德衛事實上的話事人。
俞繼考慮了以後,立刻就答應了下來。要知道俞繼會向吳世恭提出,跟隨吳世恭去汝寧府的要求,可見他本人還是很有野心的。於是在今天,俞繼也就做了吳世恭的一個託。
那些武官看到在場官銜最高的俞繼也答應了下來,他們也都基本上答應了下來。當然也有幾個不想再打仗的武官拒絕了。不過吳世恭還是對那幾個武官和顏悅色的,畢竟生意不成交情在嘛。
之後的聚餐,氣氛很是熱烈,因為大夥兒都要成為一家人了。這七百多位軍戶,他們在一路上接受了軍事訓練,又經受了戰爭的洗禮,吳世恭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如果今天那些武官不答應的話,吳世恭是不會介意來個釜底抽薪,把那些軍戶都用銀子給挖走的。
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隱性控制,吳世恭也把自己的勢力擴充到了整個歸德府。雖然這個勢力的擴充是十分勉強,也十分薄弱的,但是有勢力總比沒有勢力強。這也是吳世恭讓俞繼這些軍戶依然待在歸德衛的原因。
當然,這些軍戶以後將是怎麼樣的待遇?如何訓練?升遷的標準怎麼樣?這也將在以後商量著逐一解決。
解決了這件事以後,吳世恭就等到了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的到來。這次秦良玉被崇禎皇帝召見以後,崇禎皇帝就重用了秦良玉。於是,秦良玉的白桿兵將會分為兩支軍隊。一支由秦良玉率領出關和韃子去作戰,另一支由馬祥麟率領,到京城去護衛京輔。
而在兵部的任命書上,也規定了吳世恭將在年底之前到汝寧府去上任。鑑於汝寧府以前並沒有守備,兵部也規定了吳世恭要在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