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陳新甲等人“款和”的提議可能是明智的,但在此時提出卻是致命的。從小的方面來說,這就斷送了錦州、松山等地的明軍;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就讓大明朝向亡國的深淵裡更滑下了一大段距離。
接著,吳世恭就停留在鎮遠城,一邊主持著大軍加快修築城池,一邊冷眼看著天下大局的變換。
崇禎十五年正月十三日,農民軍決定以火藥炸開開封城城牆,於是派勇士冒矢石,在事先選擇的地點把城牆牆磚挖掘下來,然後掘成深丈餘,廣十丈餘的大洞,用布袋裝火藥數十石填塞其中,牽出引線。又於洞口布置了騎兵和步兵,準備城牆炸塌時一舉突擊進城。
不料開封的城牆特別堅固,火藥引爆後山崩地裂一聲,城牆沒有炸塌,城外的農民軍將士反被橫飛的土石擊傷不少。
之後,李自成在開封城城牆下視察的時候,被陳永福之子陳德施放冷箭,李自成用右臂擋住了箭枝,受輕傷而回。後來謠傳陳德射中了李自成的左目,李自成也光榮的贏得了“闖瞎子”的外號,而陳德也憑藉著此箭升任為遊擊將軍。
在李自成受傷以後,因為開封城實在堅固,短時內難以攻克,再加上左良玉已經率部尾隨而來,李、羅聯軍就停止了攻城,從開封撤軍。
而在正月,崇禎皇帝暗中委派原來在遼東軍前贊畫軍務的主事馬紹愉為對清和談的特使,晉升為兵部職方郎中,特賜二品服飾(郎中官只四品),到關外進行談判。
馬紹愉輕車簡從,主要助手只有那個無官無職但過去曾與清方多次打過交道的算命瞎子周元忠,一個被除名的舉人叫朱良才,再加上由參將李御蘭和周維墉帶領的一支小小保衛部隊,悄悄地出了山海關。
當時松、錦諸城被圍,只有塔山緊靠寧遠,同後方的通路還沒有完全斷絕,馬紹愉一行就進駐到塔山,通知清方有天使前來談判。清朝方面一直很重視利用談判取得政治成果,但在圍城將要湊效的時候卻不願意因為談判而貽誤軍機,所以對馬紹愉的使團只是虛與委蛇,派出的代表一個是錦衣少年,一個是須發皆白的老者,比起明朝代表團的陣容也強不了多少。
這兩個代表團在塔山附近的高臺堡會面,雙方表面上都很禮貌,馬紹愉還以主人的身分大排酒宴招待清使。但在吃喝之後,清方使節卻不願談實際問題,而是首先希望見到明朝皇帝的敕書,以證明明方誠意。
而明朝因為從來不同夷狄藩屬談判,沒有任何經驗,馬紹愉出京時並沒有帶敕書,只得趕忙向京中請示。崇禎皇帝已經決心和談,就破例給清朝寫了一份敕書,但仍然不能放下天朝的架子。敕書中說:“朕聽說瀋陽有罷兵息民之美意,但向來沿邊督撫沒有奏聞。……使朕不能以開誠之心,懷柔遠人,如我祖宗朝恩義聯絡之舊約。”總而言之是表示了對一個野蠻的屬國寬大為懷。
至於所謂“撫賞”,也就是對清方的經濟贖買,崇禎皇帝同意每年支付四十七萬兩白銀,就如同宋朝的“歲幣”一般,也算是挖心割肉,下了狠心了。
而清方代表把崇禎皇帝的敕書送回盛京給皇太極過目,不久有話回來,說敕書同早年明朝諸帝頒發給女真各部首領的封贈敕書樣式不一,用印不符,認為是邊關大臣偽造的,而且對敕書中的用語也非常不滿。
談判為此暫時中斷,馬紹愉只得如實向崇禎皇帝彙報。其實這不過是清方有意拖延的一種伎倆而已,因為時間已到二月,天氣較暖,清軍已經準備對松、錦諸城發起總攻,收取勝利果實了。
也因為時間到了二月,吳世恭就準備返回汝寧了。趁著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汝寧軍三萬七千人共同努力,在平地上建造了一座長寬各二百步左右的鎮遠城。這座城因為粗粗而建,高度並不高,只有二丈左右,但是厚度卻很厚,也達到了二丈有餘,因此能很容易在此地基上加高城牆。此外在城外還修建有一道寬約三丈的護城河。
接著,吳世恭就要做返回之前的收尾工作了。首先,他就要確定留守的部隊。於是,他就把安排留守的餘繼、傅勝、葉超和哈丹巴特爾等人召進了自己的大帳。(未完待續。。)
第七百八十七章留守安排
“刺蝟!我準備在遼東留下一個協,再把匠戶和軍戶都留給你,給你一個鎮的編制,你為鎮統領,傅勝為副。有什麼問題嗎?”見到人已到齊,吳世恭一開口就是開門見山。
“是!大人!”餘繼立刻是喜形於色,“那大人,就請您起個好名,為這個鎮討個好口彩!”
“就叫……狼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