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直接向崇禎皇帝請求:讓他親率東廠番役調查錢益謙之事。以杜絕小人誣陷大臣,攪亂朝政的歪風時。崇禎皇帝同意了。
於是曹化淳雷厲風行地抓了陳履謙和張漢儒,並且親自在外東廠嚴刑拷訊。這大明十大酷刑一擺出來,陳履謙和張漢儒就把膝蓋給獻了出來,他們在進來的頭天晚上,曹化淳第一次去審問的時候,就竹筒倒豆子般全交待了。除了交代本人作案情況外,連幕後主使首輔溫體仁的諸多言行,也一併交代了。
而這些也不是屈打成招,都是事實。所以曹化淳也很容易地找到了相應的證據,形成了很完整的證據鏈。所以當曹化淳向崇禎皇帝一稟告,崇禎皇帝又見到並沒有什麼疑點,他就沉默了半天,最後說了句:“體仁有黨!”
崇禎皇帝利用溫體仁就是要打擊東林黨的。而現在竟然發現了溫體仁自己都結黨營私,於是溫體仁的政治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
於是。崇禎皇帝先決定免除對錢謙益和瞿式耜的查處。並命將陳履謙和張漢儒交刑部議處。而恰巧刑部尚書鄭三俊也是東林一黨,於是再審肯定是別無異詞,議定對陳、張二犯各杖責一百,枷號三月。兩個人先是被打得個半死,接著又要扛上幾十斤重的木枷連日在街頭示眾,加上刑部牢裡毫不留情。三個月的期限未到就先後死了。
這個案子前前後後鬧騰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一旦真象大白,東林黨官員再次乘勢不依不饒地追究起當初溫體仁擬旨的過失來,而且把過去的一些是非也重新搬了出來。這時候的溫體仁真有些牆倒眾人推的味道啊!可是溫體仁還是沒料到。還有禍不單行呢。
在開春以後,山東總兵丘磊出海救援朝鮮,可船行半道,就得知朝鮮已經淪落,見自己的使命已經不可能完成,去援的明軍只能夠灰溜溜地返回了山東。
在崇禎九年的十二月,清軍兵抵漢城,朝鮮京城是哭聲震天,連朝鮮國王李倧逃亡的南漢山城也被清軍包圍了。三十日清軍入朝鮮京城。第二年正月初四日,清軍北渡漢江,距王京二十里駐營。
初七日,清軍戰勝朝鮮全羅、忠清兩道援軍,但是六十六歲的額駙揚古利被朝鮮一卒擊中身亡。順便說一句,那正是朝鮮的火銃手。而朝鮮李倧以“勢窮情迫”為由,稱臣請罪。
皇太極要求嚴懲朝鮮挑起釁端的大臣,也就是要殺親大明的朝鮮大臣,同時造船發兵攻入江華島,獲朝鮮王妃、王子及閣臣等人。二十八日,李倧獻出兩禍首。
同一天皇太極提出:必須去掉明國年號,斷絕與明交往,獻出明國所與誥命冊印;國王親自來謁,以長子並另一子為質,諸大臣也以子弟為質,將來立其質子為嗣;從今以後一應文移,奉大清國為正朔,所有節日俱行貢獻之禮。使臣往來均遵照明國舊例。
特別注意的是一點,皇太極還提出:當清軍有事征伐明國時,調兵數目、日期,一切不誤。皇太極看中了打死額駙揚古利的朝鮮火銃手了。
並且皇太極還讓朝鮮當即備齊鳥槍、弓箭手及兵船五十艘,助攻皮島;而當大軍撤還時,歡送,俘獲之人逃回執送本主;以後每年進貢一次,黃金百兩,白銀千兩及皮張紙席等物均有定數。
三十日朝鮮國王李倧親至皇太極面前伏地請罪。舉行受降儀式後,當即留下其長子及次子為質,其餘被俘妻子家口二百餘人遣送還京。二月初二日,皇太極自朝鮮班師。從此清朝代替明朝把朝鮮變成了藩屬。朝鮮對清朝由以前的兄弟之稱,更執藩臣之禮。
不久阿濟格領兵攻克皮島,斬明將沈世魁等,徹底解除了清朝攻向關內的後顧之憂。
藩國朝鮮的丟失,又使得整個大明朝廷巨譁,除去戰略上的考慮,大明朝又一次的大失了顏面,而崇禎皇帝也對溫體仁的無能有些忍無可忍了,尤其是當他找到位,認為其是“宰輔之才”的楊嗣昌。
於是當溫體仁照例引咎乞休時,溫本人還以為會由皇帝來溫旨慰留。而在內閣值班的張至發本來也按照以往的規律票擬了慰留之旨的。
誰知崇禎皇帝卻在上面批了“放他去”三個字。毫無思想準備的溫體仁正在家中吃飯,當他聽到了這一訊息,一時驚慌,竟然把手裡的筷子也掉在地上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章連鎖反應
崇禎皇帝對這位在自己身邊操勞多年的老臣總算沒有絕情,雖然讓溫體仁退休回家,還是很給了他應有的體面,並在臨行前賜給他金銀綢緞,並命行人司官員一路護送他至浙江故里。
可沒有了權力的溫體仁,也抽盡了自己的生命力。當他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