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3 / 4)

小說:明末瘋狂 作者:

南部的汝寧和歸德是一片詭異的風平浪靜。據當地的官吏稟告,那裡是安居樂業,完全是一副盛世的景象。而且很奇怪的是,席捲整個河南的流匪,卻怎麼樣也不肯到那裡去。

玄默也知道,當地有三支強軍,分別是李總兵的葉縣營、吳白丁的汝寧營和趙指揮的歸德衛。可這三支強軍就是不肯挪窩,當有亂匪靠近那裡的時候,這三支強軍立刻就會露出了獠牙,狠狠地把那些亂匪啃得屍骨無存。接連創造了汝州大捷和南陽大捷的輝煌戰果。

可是當亂匪遠離時,這三支強軍卻象是打盹的老虎一樣,對身邊的豺狼是視而不見。倒也不是完全視而不見,當時吳白丁的汝寧營就猛追亂打剿滅了豹子頭亂匪。

當聞聽汝寧營一改作風出境征戰,當時的玄默還欣喜著汝寧營改了性子,因此把那些殘害百姓、濫殺無辜的奏章給壓了下來。可是到後來才知道,那豹子頭亂匪是因為搶了吳白丁的商行,才會遭此厄運的。

而這次玄默徵調李總兵的南陽營,又是屢招不能,玄默就知道這裡有問題了。說實話,玄默對這三支強軍是一無所知,只知道他們被長期地拖欠著糧餉。

玄默也翻閱過這幾年戰兵糧餉發放賬本,發現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李總兵的葉縣營還好一些,可吳白丁的汝寧營已經拖欠了幾年。雖然天下戰兵拖欠糧餉的情況是很嚴重,可其他的戰兵都是多少能夠發一些,象汝寧營這樣一文都沒有的倒也少見。

而趙指揮的歸德衛上繳的軍戶糧銀也未按災情減免。更為奇怪的是,在前些年吳白丁和趙指揮還上公文到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哭叫幾聲,可這些年他們就沉默不語了。

玄默也是老官場了,他知道這一定是這三支強軍與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鬧了極大的矛盾。

可平日裡鬧些矛盾不要緊,要調兵打仗的時候,這三支強軍按兵不動可就要了老命了。於是玄默也曾經特批給汝寧營八千兩餉銀,想要彌補一下彼此的關係。

可沒曾想到情況是依然如故,玄默就有些動氣了。他在當時陳奇瑜的中軍帳中就得知了這三支強軍是聯盟的關係,因此就想把這隻虎頭給完全馴服。

那誰是虎頭呢?玄默當然認為是“名將”李祿了。於是他就從南陽府押送糧草的官員那裡去主動了解,想知道李祿本人和葉縣營的一切情況。

可結果卻使得玄默大為震驚,南陽府的官員根本就不知道葉縣營的任何情況。只是模模糊糊地告訴玄默:李總兵和吳白丁在葉縣一同做著私鐵礦的生意。

玄默一下子就明白自己的方向搞錯了。他回想起來當時在陳奇瑜的中軍帳中,吳世恭跳過了李祿和趙銘這倆位官銜高的武官,主動向陳奇瑜答話的情況來。

玄默又分析了一下這三人的關係,趙銘是原先吳世恭的將主,而李祿也一直稱呼著吳世恭“妹夫!”,而李祿和趙銘之間倒沒有什麼關係,那麼這隻虎頭就一定是吳世恭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七章登上歷史舞臺

今天正好汝寧府的一位推官押送糧草到達盧氏,玄默立刻向其打聽吳世恭和汝寧軍的情況。而一聽介紹以後,玄默立刻被嚇了一跳。

汝寧軍發展到了現在,根本瞞不住本地官場的有心人,而這位推官也沒義務為吳世恭隱瞞什麼,所以他把自己所知的所有汝寧軍的情況告訴給了玄默。

汝寧軍的真實實力和龐大的產業肯定不可能讓這名推官全部瞭解,可這名推官總看得到到處所見的護莊、護路隊,也查得到汝寧軍佔有和墾荒的田地大約有多少。

這名推官並不能分得清護莊、護路隊和汝寧軍正規士兵的不同,在他的眼裡,其實那些都是汝寧營的兵丁。而且他還很明白地告訴了玄默,汝寧營在汝寧府所做的就是在屯田。

可玄默一瞭解屯田的數量,好傢伙,有接近二萬頃。那是個什麼概念啊?按照明朝兵丁的供給,起碼可以拉出二萬大軍,並且可以供應充足的糧餉。

玄默一下子就不淡定了,這時候的他才明白汝寧營的實力有多麼的龐大,也明白汝州大捷和南陽大捷是怎麼來的了。原來汝寧營的兵丁數量遠遠地超過兵部額定的數量啊!

玄默倒也沒認為吳世恭有異心,因為的明朝當時,朝廷就是按照兵額給你這些軍餉的,如果你這位武官有本事,多養兵也沒人管你。例如在遼東的關寧鐵騎。

再說,崇禎皇帝為了節省軍費,他也早就下達了聖旨,鼓勵地方民壯自力更生武裝起來保家衛國了。而吳世恭屯田的做法正好符合了這種情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