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3 / 4)

小說:明末瘋狂 作者:

知婉轉地把吳世恭的意思傳遞到谷正卿那裡時,谷正卿頓時是火冒三丈。不過冷靜下來一琢磨,他就回想起自己陛辭時崇禎皇帝的不尋常了。

出京就任地方的官員,都要到皇帝那裡去陛辭。而這種陛辭往往就是一種形式,都是幾名官員同時上朝,之後被皇帝勉勵幾句就結束了,甚至有時候皇帝都不出面,是委託內閣的大學士來進行這個形式的。

可谷正卿的陛辭就有些不一樣,他是單獨被崇禎皇帝接見的。雖然崇禎皇帝說的話也不多,可是其中卻提到了汝寧副將吳世恭。

谷正卿記得很清楚,崇禎皇帝是這麼說的:“那吳汝寧歷來驕橫,又很不明事理,爾為其原上,過去以後要多加管束,休得讓其再惹事生非。”

於是谷正卿依稀有些明白了,原來朝廷任命自己到汝寧府就任知府,是要看管住那名原來在南城呼風喚雨、惹事生非的小閹黨啊!

谷正卿估計得沒錯,對谷正卿的任命正是這個用意。因為在這段時間,吳世恭又做了件轟動朝野的大事。而這件事,正是與吳世恭交好的侯恂有關的。

自覺羽翼豐滿的首輔溫體仁,終於向東林黨領袖之一,戶部尚書侯恂亮出了屠刀。在三月,侯恂被以貪汙的罪名下了詔獄。

但實事求是的說,侯恂的貪汙是證據確鑿的,而且在明末官員一般烏鴉黑中,侯恂還是出類拔萃的一個。所以說,溫體仁也沒有冤枉侯恂。

更在溫體仁滔天權勢下,天下之間就沒有一名官員敢為侯恂鳴冤的。而這時候誰也沒想到,當這訊息傳到汝寧府以後,汝寧的一名武官卻向溫體仁開炮了。(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六章奇文共欣賞

侯恂一下獄,他肯定是要四處求助。而那些東林黨的“同志”看起來沒希望了,侯恂就把目光對準了吳世恭和左良玉。

這想法其實也沒錯,侯恂也只是貪汙,又不是造反,所以在明朝這種“刑不上大夫”的朝廷規矩下,侯恂最多也就是被罷官,不會被下獄。

可現在的侯恂卻被首輔溫體仁加重處罰,他就想到了自己發掘、提拔的兩員大將。只要朝廷感覺到這兩員大將會鬧情緒,那麼肯定就會投鼠忌器,對侯恂也就會從輕處罰。於是歸德的侯老太爺親自向吳世恭和左良玉寫了信,讓他們出面來保侯恂。

可給左良玉的信卻是石沉大海。左良玉只是含糊地答應:等到自己完全瞭解情況,他會向朝廷呈上奏章,去保侯恂的。

其實這就是拖延著不辦,又不象現代有電話、網路,等到左良玉一來二往把侯恂的事搞清楚了,那侯恂的判決也早就下來了,那黃花菜也都要涼了。

左良玉是想的很透徹,現在只要朝廷需要自己這些帶兵大將,那靠山就怎麼樣也找的到。只要左良玉不與侯府撕破臉皮,等事情過去,就是侯恂官復原職,那他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了,而且還是要籠絡自己的。

其實左良玉的做法很正常,明哲保身嘛!而當侯老太爺的信送到吳世恭那裡時,鄧啟帆、張之恆等幕僚也是持有同樣的觀點。可是吳世恭卻不同意這麼做。

要知道,汝寧軍可是透過歸德的官紳控制歸德府的,所以怎麼樣也不能夠得罪歸德府的官紳首領——侯府。再說,吳世恭也是以華夏美德為立軍之本的,所以侯恂再怎樣做錯,吳世恭都要伸出援手。

當然。對於最終能不能救出侯恂?吳世恭本人並不關心。因為現在的汝寧軍,已經不怎麼需要侯恂這個助力了。也就是說,吳世恭的救援,並不是一定要救出侯恂,只需要做出一個姿態就可以了。

當吳世恭把這個道理道出後,鄧啟帆和張之恆就有些擔心,他們擔心吳世恭的舉動會得罪首輔溫體仁。

可是吳世恭卻不以為然,得罪了首輔又怎麼樣呢?撤職?吳世恭本來就嚐到了無官一身輕的甜頭。派出錦衣衛來抓捕?有著汝寧軍的吳世恭,就是錦衣衛全部人馬出動,還不知道近不近得了吳世恭的身呢。

當然。把溫體仁得罪得太狠也有些不智,所以吳世恭就要在奏章上大作文章了。而這種事鄧啟帆、張之恆等文人都做不了,只有吳世恭親自執筆,上呈奏章去胡攪蠻纏了。

所以吳世恭寫的奏章,充分體現出一位無腦、粗俗的武官形象。在奏章裡他是這樣寫的:

首先吳世恭就把自己所立下的功勳羅列了一下。接著就開始自吹自擂起來。反正是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忠孝仁義禮智信廉俱全,不貪財好色。不怕死的偉光正模範武官形象。那形象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