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張舍南雜文集 作者:千頃寒

喝水。可是,河馬說這裡的水以後要開始收費了。於是,它很不忿,便花光了幾乎所有的積蓄買來一隻又大又重的水瓶,剩下的錢,只夠買到半瓶水。烏鴉想探頭進去喝,瓶口太細;烏鴉想把水瓶扳倒,它力量又太小。折騰了很久,少說也有三十二年,連烏鴉自己都有些心灰意冷了。正要轉身離開,突然發現地上有好多黑石子兒,看上去是從心裡往外黑的那種,於是它就把黑石子兒一塊一塊揪起來,扔到瓶子裡去。沒想到,黑石子兒進去了,水平就上來了,一直到了瓶口,都快要溢位來了。於是,烏鴉就狠狠地喝了一大口,爽了一下。

什麼?三十二年喝不到水,烏鴉都成烏鴉標本了!是啊,可這隻烏鴉不一樣,它可是勤勞而且聰明啊。嗨,這跟不喝水沾不上邊。其實,能支撐它不走向標本的,完全是一股精神的力量,就像有人一直在它耳朵邊提醒:“喂!這瓶子是你的!”它心裡放不下啊。

昨晚啊,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不過,看官莫驚,水瓶還是那個水瓶。

悉尼地上鐵

不經意與朋友提起,下班後要趕火車回家,朋友驚愕,“這麼遠?”

提起火車,我們腦海中,通常會浮現出那一條連續呼嘯幾晝夜,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巨型鐵龍。而我在這裡所提到的火車,卻有所不同。它是澳大利亞,尤其是悉尼,最為輕便快捷的一種交通工具,類似地下鐵,卻身在地表之上,我稱之為“地上鐵”。

此種火車,以電力驅動,通常四廂或者八廂,以悉尼市中心為輻射點,通向周邊各區,被命名為“城際火車”。

從執行線路講,它覆蓋了以悉尼為中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三個小時車程以內的大部分割槽域。總體看來,所有線路呈一個巨大的“H”形狀,悉尼就在這個“H“形狀那一條橫線的右端。因為悉尼的西區人口密集,因此西線成為最忙的一條線路,尤其體現在那“H”的那一橫上面。正西,西北,西南,均有火車經過這條線路,最繁忙的時候,每隔兩三分鐘,就會有一輛火車透過,算得上是悉尼地上鐵的動脈了。值得一提的是,悉尼市區環線,以及北上的線路,均需要透過悉尼大橋。而悉尼大橋只有兩條鐵路,意味著一次只能有兩輛火車同時在橋上執行,這樣,它便成了這個方向的一個瓶頸。一旦橋上的鐵路出現問題,整條北線跟中心城區環線,都會崩潰。這幾年,已經陸續發生過多次火車在橋上拋錨,從而造成交通癱瘓的事件。為了應對,政府在悉尼北部,開通了一條新的鐵路,把中西部鐵路跟北部鐵路連線起來,形成了一個鐵路環,以此來減弱悉尼大橋的瓶頸效應。但未來,悉尼大橋的這個瓶頸,終究還是需要從根本上突破的。

從執行時間講,各條線路平均十五分鐘便會有一輛火車透過。上午上班和下午下班的時候,被稱為“高峰期”,這期間,每條線路的發車頻率基本在五分鐘左右。非高峰期間,平均每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發車一次,稍微偏遠而人口少一些的地區,一個小時一次,這也是最低的限度。節假日執行時間與平時不同,需要檢視不同的時間表,但總體說來,所有的大站還是能保證平均十五到三十分鐘發車一次的頻率。

從車票價格來講,定價水平還是處於大多數上班族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雖然近期有不少人抗議票價的上漲,但畢竟相較於其他交通方式,這已經是最便宜的了。票價基本上根據路程的長短而定,同時,一天內的票價也有不同,“高峰期”票價略高於非“高峰期”。而往返票的價格,也大大優惠於兩張單程,若是周票,月票,季度票,甚至年票,那就更優惠了。工作穩定的上班族,大多鍾愛半年票,這種票一年可以省下幾百塊錢。至於買票,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使用投幣機器是最常用的,每個車站都有,較為繁忙的車站,會加設售票口,人工服務。支付方式比較固定,那就是現金。對於買季度票和年票的,可以接受銀行卡支付,但是需要填寫申請表。由於大多數人都是週一買票,造成了經常週一早晨會有很多人排隊等候買票而誤了火車的現象。為了提高效率,節省大家的時間,鐵路公司不斷推出新的服務,例如推薦避開週一買票,推行非“高峰期”特價以減輕“高峰期”壓力,以及鼓勵公司實行靈活的上班時間制度等等。

從服務來講,因為是城際火車,執行時間相對太短,所以鐵路公司注重的是火車執行質量,而很少在車內服務上作太多文章。每到節假日,通常會有鐵路維護工作,但是鐵路的執行並不受太大影響。正在維護的鐵路段,鐵路公司會僱傭公共汽車來替代火車,執行時間、路線,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