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3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地坐在家裡,等著莊稼長好了再去收割就行了,產量也絕對不低。

千百年來,尼羅河的泛濫規律一直很穩定,罕有出現旱災或爆發洪水的時候——尼羅河給埃及的農業提供了水源和肥料,而撒哈拉大沙漠的烈日又給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從而讓埃及自古就穀物豐收、生活富饒,成為了“地中海的麵包籃子”,以及整個西方世界最讓人垂涎的農業區。

“……但這片肥沃富饒的土地並不怎麼歡迎你們喲,宮本先生。”

為了防止宮本先生冒出什麼非分之想,給自己惹出麻煩,王秋只得提前給他敲邊鼓——這些現代日本人如果在尼羅河畔定居,肯定不會乖乖當曼菲士王的順民,只會割據一塊地盤搞自治,“……如果只是生活在埃及的周邊,那麼埃及人是一個很不錯的鄰居。因為他們佔據了整個地中海世界最好的地盤,看不上四周的蠻荒之地,所以古埃及從本性上來說是一個十分溫和的國家,除了保障跟亞洲的貿易通道之外,埃及人基本沒有多少擴張領土的興趣。很多異族在古埃及王國附近生活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只要他們不主動挑釁,埃及人就很樂意跟他們一直和平共處下去,根本沒有打劫這些窮鬼的想法。即使爆發對外戰爭,古埃及人的戰爭也基本屬於保家衛國型別,只要把敵人趕出國門就算了,幾乎沒有追亡逐北的興趣。

但如果你想要住進他們的家園裡,甚至割走一塊地方,這就有些為難了——古埃及畢竟不是美國那樣的移民國家,相反由於民族構成單一的緣故,社會氛圍甚至還很排外,跟現代的日本和韓國差不多。

而且,如今的埃及正處於第十八王朝的末期,雖然對外戰爭不斷,但埃及國內已經享受了將近兩百年的太平歲月,人口也繁衍膨脹到了七百萬之多!而埃及能住人的地盤也就是尼羅河畔的這點綠地,滿打滿算不到兩萬平方公里(古代尼羅河三角洲的面積比現代的這個要小得多,正如春秋時代的上海還整個兒淹沒在水底一樣),可想而知這地方的人口早已差不多飽和了,怎麼可能還會歡迎外國人跟他們分享地盤?”

“……古埃及真的不歡迎移民嗎?即使是在日本,也有不少東南亞的非法移民啊!”宮本正皺眉問道。

“……沒錯,現代日本確實有不少非法移民,但他們在日本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您也應該是知道的。”王秋回答說,“……事實上,如今的尼羅河畔也有異族定居,但你莫非喜歡後代跟著他們玩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難道是……猶太人?”宮本正大叔立時睜圓了眼睛。

“……是的,在如今的下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歌珊地區,就生活著這個世界上的全部四十萬猶太人,被埃及土著人歧視和壓迫得夠嗆。至於《聖經》裡面的出埃及記,則大約發生在下一個世紀……”

※※※※※※※※※※※※※※※※※※※

——說起來,若是單從《聖經》上看,猶太人在埃及的經歷,當真是受盡了委屈:他們最初是被埃及法老客客氣氣地請進來,為埃及法老勤奮當差,立下過不少功勞,從而贏得了定居的權利。但最終卻被埃及人剝奪了平等待遇,好似奴隸一般使喚……於是氣得先知摩西施法分開紅海,帶著猶太人出埃及了。

但問題是,任何一個民族的史書,都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而猶太人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從古埃及人的角度來看,猶太人最終落到這等下場,就完完全全是自己在作死啊!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一個問題,《聖經》上那位接納猶太人內遷的埃及法老,真的是埃及人嗎?

——在猶太人遷入埃及的時候,正值遊牧民族喜克索斯人攻入埃及,霸佔了尼羅河三角洲的大片土地。然而喜克索斯人雖然一時得勢,無奈數量太少,鎮不住埃及原住民的反抗,於是便從亞洲到處拉人幫忙,就如同滿清要搞蒙古八旗來對付漢人一樣。早期的猶太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髮了綠卡,高高興興地來到埃及享受超國民待遇,《聖經》上那幾位對待猶太人友善的“埃及法老”,其實都是喜克索斯人的首領而已。

過了一百多年之後,埃及人建立的第十八王朝終於發動反擊,成功驅逐亞洲入侵者,光復了尼羅河流域。作為宿敵的喜克索斯人,自然是被徹底打垮消滅,而身為幫兇的猶太人見機不妙,便趕緊跪下來向埃及人求饒。當時,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開國先祖,鑑於國內連年戰亂、人口稀少,土地荒蕪,而猶太人的態度似乎又還算恭順,便饒恕了這些傢伙,允許他們繼續在尼羅河畔居住,期望他們能夠融合進埃及人之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