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2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浙江省的淪陷,扣除那些不能動的城防部隊之後,南京永和帝朝廷名下真正具備一定戰鬥力的野戰軍團,已經只剩了督師揚州的兵部尚書呂維祺手下的一萬多兵馬。

雖然之前已經決議放棄江北的土地,依靠長江天險和南京水師,暫時可以不用考慮聞香教妖人的威脅。但即便如此,呂維祺尚書也沒有辦法只靠這點兵力,同時對付西邊的崇禎廢帝和東邊的澳洲髡賊。更別提朝廷還必須在南京也保持一定的機動兵力,以便於彈壓江南各大城市隨時可能爆發的搶米騷亂。

在這種情況下,擴軍備戰自然就成了南京朝廷的當務之急,以及壓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今朝廷疆土日蹙,只剩東南一隅,且四面皆有強敵,不能不傾盡財力以招募兵士……”

儘管剛剛在平抑糧價的問題上被狠狠地打了臉,但本著身為朝廷首輔的責任感,周延儒還是硬著頭皮丟擲了他剛剛構思出來的擴軍計劃——在松江、蘇州等紡織業重鎮張榜募兵十萬,一方面用以充實南京的京營和孝陵衛等幾個重要據點,另一方面也是給當地的失業織工一條生路,免得他們聚眾騷亂……

但錢謙益立刻就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振振有詞地說,自古以來若是想要練出一支能打仗的軍隊,就需要從農民中徵兵,因為鄉下人膽小老實、吃苦耐勞、服從命令,而城裡人多半是有著一身的商販習氣,吃不得什麼苦,而且更擅長偷奸耍滑……因此還是在較為貧瘠的皖南山區募兵為好。

對此,朝中眾臣紛紛附和,在他們心裡大多存在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即越窮越能打,越富越窩囊。比如蒙古韃子和遼東建奴,若不是生長在窮山惡水,窮得只剩下一條命,怎地會如此兇悍?

以此類推,江南富庶之地的市民,必然大多孱弱奸猾,臨陣不敢迎敵,所以還是到皖南山區去募兵為好……當然,松江、蘇州的失業織工也不能不安撫一二,就把他們都抓去給官軍當苦力吧!

於是,周延儒只得捏著鼻子修改了募兵計劃,然後提出了真正的重頭戲——要錢!

按照他的計算,募集和訓練十萬軍隊,並且驅使他們上陣打仗的花費,最起碼也需要五百萬兩銀子!

因為如今南京朝廷的武庫裡幾乎是什麼都沒有,連軍械和袍服都要臨時趕製,此外還需要鑄造大量的火炮。而如今南京的國庫基本都是空的,文武百官的俸祿都拖欠了一個月,這筆鉅款就只能從縉紳們頭上搜颳了,想要提高農稅田賦都沒用——江南地區乃是東林黨縉紳的大本營,農民要麼依附在世家官宦手底下,要麼就是這些人的佃戶。這裡的自耕農就跟大熊貓一樣稀有,即使榨乾了也敲不出幾個錢來。

聽說居然要這麼多的錢,朝堂上的諸位東林君子立刻就跳了起來,口口聲聲斥責周延儒橫徵暴斂,殘苛害民……但周延儒表示他實在是沒辦法,想要拉出一支能打仗的軍隊,就必須大把地砸銀子下去才行。

——無論在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國度,建立和維持一支正規化職業軍隊的花費,都是相當巨大的。

首先,這需要召集大批壯丁,並且給每個新兵付一筆安家費。

其次,剛剛招募過來的人,還不能被稱為真正計程車兵,必須進行軍事訓練,為此就要聘請教官、建立訓練場、提供食宿和器械,花很多錢供養這些訓練中的“準士兵”。

再次,在訓練完畢之後,這些士兵依然需要發放軍餉,需要裝備軍械,需要服被、住所等各種福利,這都是和平時期也不可缺少的經常性開支。

然後,真正到了戰時,各項開支更是如潮水一般湧來——像彈藥、箭矢之類,固然是絕對的海量消耗品;而槍械和刀劍的使用壽命,其實也相當有限,最多打上兩三次戰役就要替換。

此外,為了維持部隊的戰鬥力,還要購買建築材料來修築要塞,僱傭商船、車隊來運輸給養,準備藥品和醫生來治療傷患……無論是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意味著天文數字一般的可怕開銷。

最後,傷亡計程車兵要發放撫卹金、燒埋費,年老計程車兵還要發放一筆退休金。

綜上所述,當某個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擴軍,職業軍隊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些消耗就會迅速變成了足夠拖垮財政的恐怖支出。不管是再怎麼豐厚的國庫,都會在很短暫的時間內被徹底搬空。對於實際貨幣收入相對貧乏的傳統農業國家而言,這個矛盾更是尤為突出。

因此,所謂的兵貴勝,不貴久,絕非是一句泛泛之談那麼簡單。

而軍隊中的貪汙**,還會進一步加劇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