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這麼點人?舟山這邊好歹也是一個衛所,按照規定應該有五六千軍戶吧!剩下的人難道都逃進了定海縣城?”孫陽有些不滿意地問道。
“……城裡也沒幾個人。據說自從倭患平息之後,上面就漸漸不再給沿海衛所撥發糧餉,於是就養不活那麼多的人了。而且這幾年雨水少,島上的耕地收成不好,所以軍戶逃亡很多。”他的副官如此解釋說。
“……就算種地不成,難道還不會靠海吃海?不是說舟山群島就是中國最大的漁場嗎?”
“……剩下的這些軍戶主要就是靠打魚為生,但這年頭漁民的日子也難過啊!木頭漁船又小又破,在近海也很容易沉。天然纖維的漁網很不耐用,一不當心就破。哪怕好不容易打到了魚,古代又沒有冷藏技術,想要賣到大城市裡賺個高價也是幾乎不可能的……此外他們還得跟島上其他的漁民展開競爭,頭上又有一幫坐享其成的所謂‘軍官’在盤剝壓榨,日子過得實在是慘不忍睹,能活下來這點人就不錯了。”
“……聽上去真的是很可憐吶!”孫陽少將嘆息著搖了搖頭,“……他們在這地方估計是活不下去了,而我們也用不上這些人,還是讓他們去北美吧。五大湖畔的土地,要多少都有。想繼續打魚的話,河魚和海魚也都隨便他們撈……先對他們進行剃頭淨化,然後如果隔離檢疫沒問題的話,就可以組織移民了!”
處理完了俘虜的問題之後,孫陽少將便在一眾軍官和衛兵的簇擁下,對佔領區進行了巡視。
——雖然已經率領艦隊來到東方一年多了,但他之前要麼是待在巴達維亞之類的西方人殖民港口,要麼是待在臨高、三亞、澎湖和高雄,這些被未來穿越者經營開發起來的土地上。所以,這還是他第一次真正踏上大明帝國統治下的土地,第一次親眼看到“原汁原味的大明風貌”,故而多少有些好奇。
然後,這位略帶文藝青年氣質的穿越者,就充分感受到了一種難以形容的,極度的貧苦、破敗和麻木。
——舟山島上的這兩座小漁村,全都直接亂七八糟地建造在平緩的濱海小山坡上,四周是小塊的山谷和臺地,依照距離溪流和泉眼的遠近,分別被開墾成了水稻田和菜地。而在下面的沙灘上,則曬著紫菜、海帶和魚乾。雖然這些漁民們如此勤勞地發展多種產業,又種地又打漁,卻窮得連木板房都蓋不起,最多隻能住那種泥牆茅草頂的草泥房,既漏風又漏雨。為了防止屋頂被大風颳跑,還不得不在茅草上壓著許多石頭。而且屋內也同樣是潮溼的泥地,在這種地方睡得久了,就會很容患上面板蘚和風溼病。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兩座漁村都擁擠得像個集中營,只不過更加缺乏衛生——骯髒的道路純粹是被人踩出來的,堆滿了各種垃圾,作為飲用水源的小溪直接在村中流過,經常有大人小孩若無其事地往水裡大小便。村民的房子同樣汙穢不堪,而且一家人往往只有兩三件像樣的衣服,唯有出來種地打漁的男人才能披上,而女人小孩則只能光著屁股躲在屋裡,透過門縫驚恐地望著外面的異鄉來客。
即使是走在田埂和海灘上,忙著插秧割稻和收拾漁網的青壯男人,看上去也顯得很邋遢——每個人的頭髮裡都爬滿了惱人的蝨子和跳蚤,衣服襤褸不堪,補丁上又打著補丁,簡直像是佈滿了網洞的舊抹布。
在村子裡,無論男女老幼,基本上全都臉龐瘦削、面色青灰,顯示出嚴重的營養不良症狀,還遍佈著許多膿包和瘡疤。雖然由於長年從事體力活的關係,他們的手腳骨節都很粗大,肌肉也很結實,但這種健壯其實是一種假象——長年累月的繁重勞動,確實是迫使他們擁有了一身發達的肌肉。但在營養不足、生活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像這樣過度榨取體力的做法,其實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因此,他們的手臂上青筋暴起,面板顏色暗淡,缺乏光澤,顯得很是乾燥。在年輕的時候尚不覺得如何,但年紀一旦上了三十歲,就要開始為過去的歲月“還債”了——這些人往往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就會開始變得彎腰駝背、體弱多病,被風溼病、關節炎等痼疾所困擾。如果有誰能夠活到五十歲以上才死去,便會普遍被認為是壽終正寢。若是成功活到了六十歲以上,就已經完全有資格被稱為老壽星!
即使是村子裡僅有的幾個所謂“地主“,最多也不過是住上了瓦房,臉色稍微紅潤一點兒,衣服上同樣也點綴著補丁和洞眼。而他們家中的女眷,同樣是素面朝天,用不起任何最廉價的化妝品。
總之,當孫陽少將這一行身穿閃亮耀眼的華麗軍服,面容乾淨整潔的“短毛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