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裹挾著衝出懸崖,摔得粉身碎骨……
總而言之,等到乘坐翼龍的皇家龍騎士聞訊火速趕來,並且好不容易從滔天的渾濁洪水和讓人眼花繚亂的漂浮雜物之中,艱難地找到了摩爾特二世皇帝的身影,又冒著生命危險降低高度,把他從水裡撈出來的時候,可憐的皇帝陛下早就已經在山洪之中被衝撞得頭破血流、多處骨折、奄奄一息了。接下來,還沒來得及脫離險境,摩爾特皇帝就因為傷勢過重,而在荒野間一命嗚呼,臨死前連遺言都沒能留下。
屋漏偏逢連夜雨,即使到了這一步,帝國遭受的災難還沒有結束——為了方便給集結在阿爾努斯山丘的十萬大軍運輸給養,以及在開戰之後向後方轉運俘虜和戰利品,帝國元老院之前徵發大批勞工,花費數年時間,在羅馬尼亞山脈之中沿著原有小路,拓展和修築了一條兩百多公里長的寬敞大道。這條大道的終點是阿爾努斯山丘四周的山間盆地,而起點自然就是帝都烏拉碧安卡城……如此一來,當大洪水衝出阿爾努斯山丘頂上那座“門”的時候,這條大道就成了天然的洩洪渠道,引導著洪水一路直奔帝都而來!
結果,在猝不及防之下,建設在羅馬尼亞山脈東麓邊緣、“碧海”西北岸的帝都烏拉碧安卡城,就遭到了築城以來最大規模的洪災洗禮。城裡的皇宮和貴族宅邸聚居區由於地勢較高,總算是基本沒有被淹沒。但地勢低窪的帝都貧民區,卻一下子變成了水鄉澤國,不知道有多少貧窮市民被洪水裹挾著餵了魚蝦。除此之外,帝都的高大城牆,也因為意料之外的洪水沖刷和浸泡,而接連坍塌了好幾處……
光是如此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慘重損失,已經足以讓帝國的統治階層觸目驚心、肝膽俱裂了。
而當摩爾特二世皇帝駕崩的訊息傳來之後,更是立刻把一道難題給甩到了焦頭爛額的帝國元老院面前:
那就是,帝國的皇位究竟應該由誰來繼承?(未完待續。)
第二十四章、噩夢中的帝國(中)
第二十四章、噩夢中的帝國(中)
事實上,就在不久之前,帝國的皇位繼承還根本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摩爾特二世皇帝早已將長子索沙爾冊封為皇太子,作為自己的法定繼承人。但問題是,大約兩年之前,皇太子索沙爾殿下親自指揮的討伐獵頭兔部族作戰,不幸徹底失敗,非但討伐部隊在草原上全軍覆沒,敗得極其丟臉,連索沙爾自己也被俘虜了。如此丟人現眼的敗績,一時間在法爾馬特大陸上傳為笑柄。而剛剛統一大陸的帝國,也是迎頭捱了一記悶棍,從皇帝到元老院都深感顏面無光。於是,在捏著鼻子跟獵頭兔議和並出錢贖回了索沙爾之後,滿腹怒火的摩爾特二世皇帝就下詔廢黜了他的皇儲之位,吩咐侍衛押送索沙爾回自己的封地幽禁和反省。
但是,與此同時,摩爾特二世皇帝也沒有冊立其他繼承人為皇儲,似乎還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長子索沙爾,而是還盼著他能夠洗心革面、透過此次教訓得到成長……由於皇帝陛下執掌國政數十年,積威甚重,而且身體還算健壯,不像是很快就會駕崩的模樣,所以帝國的貴族們也沒有在這種皇傢俬事上多嘴多舌。
這一次,摩爾特二世皇帝在離開帝都烏拉碧安卡城,出巡阿爾努斯山丘督戰之前,任命了他的第三公主,十九歲的平娜。戈。蘭達殿下擔任臨時攝政。但在帝國的上流社會圈子裡,基本上是任誰都知道,這個攝政頭銜純屬空名頭。實際的朝政完全是由皇帝的心腹和元老院在打理,公主充其量也就是有個旁聽的資格。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一方面,按照慣例,皇帝離開首都的時候,必須任命皇族成員擔任攝政。另一方面,尚在氣頭上的摩爾特二世皇帝,暫時還沒有原諒喪師辱國的索沙爾殿下,但也不想讓其他皇子或親王擔任攝政,以免其對皇位產生出非分之想,導致其帝國出現內亂隱患,偏偏最適合擔任攝政的皇后或太后,如今又早已逝世了……最後,摩爾特二世皇帝就選擇讓自己的女兒,只有第十順位皇位繼承權的平娜公主,留在帝都的皇宮裡,坐在御座上,拿著自己留下的權杖,出任這個純屬掛名的帝國攝政。
在皇帝看來,這次出巡督戰又不是橫跨半個大陸的遠征,反正阿爾努斯山丘距離帝都並不遠,就算真有什麼意外,讓使者趕來也不會誤事……然後,就在所有人都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皇帝在洪水中駕崩了!!
更加要命的是,摩爾特二世皇帝在臨死前根本沒有留下任何遺囑!什麼後事都沒交代!
於是,當半個帝都烏拉碧安卡城還被淹沒在滔天洪水之下,曾經堅固的城牆正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