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部分(3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的影響,即使身處於普林斯頓這樣的上流社會聚居地,愛因斯坦也是感受得十分明顯:越來越多的小夥子們從學校裡和街道上消失,被愛國口號驅趕到大洋彼岸的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去作戰。國內越來越多的崗位只能由老人們和婦女們來支撐,宛如一具被掏空的殼子。

如今,隨著海外戰爭的節節失利,數以百萬的年輕小夥子正在走向死亡,而被掏空的美國本土也越來越難以為繼。而隨著原子彈在全球各條戰線上的遍地開花,這些小夥子們的死亡速度還將大大加快……

當然,跟他們一起灰飛煙滅的,還有一座座聞名遐邇的歷史名城,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

※※※※※※※※※※※※※※※※※※※※※※※※

想到這裡,作為推動美國開始原子彈研究的第一人,愛因斯坦就不由得感到了深深的懊悔和頭痛。

他嘆了口氣,轉身從抽屜裡取出一疊照片,其中有凌空爆炸的蘑菇雲,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輪船和電車,宛如被巨人踩了一腳的建築物殘骸,而最多的則是肝腦塗地、焦黑猙獰的屍體,以及渾身腫脹到不似人形的傷員……這些都是愛因斯坦透過幾個朋友的特殊途徑搞來的,拍攝於核爆之後的英國。

當第一次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他差一點嘔吐出來。而根據朋友的說法,還有更多讓人更加不忍卒睹的核爆慘狀,已經出現在了巴黎、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以及安卡拉、上海、香港、東京、雅加達和河內……

相對而言,他曾經熟悉的柏林,雖然因為希特勒在最後時刻的垂死抵抗,而在巷戰中受到嚴重損毀,但好歹沒挨原子彈,如今相對於巴黎和倫敦,反倒要完好得多……

這一切的人間悲劇,文明浩劫,莫非都是我的罪過嗎?

一想到根據自己的質能方程發明出來的原子彈,居然正在變成人類自我毀滅的工具,作為一名有良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種深深的懺悔和自責,覺得自己受到了良心的責備。

事實上,早在二戰末期,美國對日本東京投下原子彈的時候,愛因斯坦就已經覺得心裡很不好受,對前來採訪的記者不無遺憾地說:“……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後悔,後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總統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想不到現在又將它送到另一個瘋子手裡……我們為什麼要將幾十萬、上百萬無辜的男女老幼,作為這個新炸彈的活靶子呢?”

接下來,當美國上下對日本帝國的覆滅而彈冠相慶的時候,愛因斯坦卻撰文指出:“……我認為原子能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是一種福音,因此我必須說,它當前是一種威脅。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不斷警告人們這些武器的危險性,我們要努力使世界人民,特別是他們的政府意識到,除非他們改變相互間的態度,並認識到自己在形成一個安全的未來中所擔負的責任;否則這些武器必然造成無法形容的災難。”

然後,隨著美蘇兩大超級強權的全面攤牌日趨臨近,愛因斯坦更是高聲疾呼他的反戰主張:“……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將用什麼武器來打仗,但到了第四次世界大戰,人類將肯定只能用石頭和木棒來打仗!”

但是,時至今日,他的一切和平呼籲都泡湯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是轟轟烈烈地打了起來,而且從一開始就是遍地開花的核大戰。倫敦、巴黎、上海……這些他曾經造訪過的繁華大都市,都在原子彈的蘑菇雲中瞬間湮滅。而數以百萬甚至是千萬正在奄奄待斃的輻射病患者,更是讓愛因斯坦的良知飽受拷問。

——耀眼欲盲的閃光,猙獰可怖的蘑菇雲,在這一年來不時出沒於愛因斯坦的夢中,讓他夜不成寐。

在有的時候,他甚至不由得捫心自問,若是自己當初沒有發現這一切,或許對人類來說會更好些?

但事已至此,再後悔也已經無濟於事……不過,即便如此,自己還是應該要多少做一些什麼。

於是,在窗外不時飄來的聖誕頌歌聲中,愛因斯坦坐在書桌旁邊,提起了鋼筆,聚精會神地寫起了一份《關於限制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倡議書》,並且準備利用聖誕節的聚會,邀請朋友們聯名簽署:

“……值此全世界捲入空前絕後的巨大戰爭,全人類遭逢前所未有之悲劇情勢之際,我等科學界人士,應集體評估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開發和濫用所帶來的危險。無論在政治上持有何種立場,但我等皆為人類,應當把種族存續放在一切之上,並且確保到下個世紀以及更遠的將來,我們人類還能繼續存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