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改變這一地區乃至全國的高等教育格局。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看來,在決定高校大規模內遷時,雖然冠以“臨時”之名,如長沙臨時大學、西安臨時大學等,但並非臨時的倉促之舉,而是有著深謀遠慮的。否則,從管理的角度看,將南開大學併入西安臨時大學,北平大學併入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北平來的為一夥,天津來的為一夥,便於搬遷,也便於復遷,豈不是更好的選擇。唯有當局有意識地想把一批高校永久地留在西北,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才能做出這樣初看起來有些古怪繞彎的決策。
不過,國民政府的這種深層次的目的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表現出來,而是逐漸顯示出來的。最初,彷彿是在戰時凌亂的不經意中,把這批高校臨時安置在西安,稍後,又好像不經意似地遷往城固,成立西北聯合大學,政府沒有流露出任何異樣的動機,好像這批學校將來要和西南聯大等學校一樣,會遷回去似的。直到1939年8月,西北聯大這個架構撤銷,內遷來的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的建制也完全撤銷,政府將它們永遠置留於西北的動機才充分暴露出來。面對這個結局,當時那些內遷來的師生的心情是複雜的,2002年出版的《西北師大校史》記載了原北平師範大學師生的真實心態:“1939年8月,西北聯大再次改組,由文、理、法商三學院組建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獨立設定,稱國立西北醫學院,師範學院獨立設定,稱為國立西北師範學院,李蒸任院長。國立西北師範學院的獨立設定使師生感到亦喜亦憂,喜的是原北平師大的歷史能以西北師院得到延續,憂的是西北師範學院獨立設定以後,原‘北平師範大學’的‘校長免職’、‘校印繳部’,國民政府教育部此舉意味著終止了原‘北平師範大學’的校名。過去,在西安臨大、西北聯大,文科學生大多數是從北平師範大學遷來的,保留著北平師範大學的學籍,因此,無論在西安臨時大學時期,還是西北聯合大學時期,國民黨教育部都沒有收繳原北平師範大學的校印,也沒有免去原北平師大校長的職務,並允許原北平師範大學學生及西北聯合大學教育(師範)學院學生的畢業證上加蓋‘北平師範大學的校印’”。北平師範大學被徹底撤銷了,北平師範大學的學生變成了西北師範學院的學生,一夜之間從“首府院校”變成“地方院校”,這種失落感,今天的人們仍然能充分地理解到。
∮米∮花∮在∮線∮書∮庫∮ ;。。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多年以後,已是耄耋之年的當年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在其回憶錄中,不再掩飾這種戰略意圖,他坦承,當時就是要藉著抗戰的機會,改變大學“地理分配不合理”的局面,他在決定各校遷移地點時,已經注意到合理分佈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學只集中於京、津、滬少數地區的不合理的問題,只是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沒有完全達到其理想的目標。說明西北聯大永遠留在西北,完全出自當時教育部有意識的戰略安排。
那麼,為什麼不在內遷一開始就說明白這種戰略意圖呢?筆者以為,主要是出於減少執行過程中阻力的考慮。事實上,早在1932年前後就有過將一部分高校內遷的動議,比如就想把北平師範大學遷出去,但招致了強烈的反對;也有過“西部大開發”的行動(如組建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在西北地區推行墾荒運動等)。沒有人在道理上否定將一部分高校遷往西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但真落實到任何一個學校頭上,無不找各種藉口拒絕西遷。這種動機很容易理解,誰願意主動放棄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到偏遠的西部工作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強行命令任何一個高校西遷,將會招致巨大的阻力。日寇的入侵使得內遷成為所有的大學的選擇,為大學順利西遷創造了條件,但是,如果在一開始就告訴這些西遷的學校要將他們永久置留於西北,恐怕也會招致事故,所以,國民政府教育部只是在體系配置上為其永久留於西北埋下伏筆,表面上,仍留下了戰後讓這些學校再回遷平津的念想,待到1939年,太原、武漢相繼失陷,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回遷的希望有些遙不可及,這時,教育部才完全揭下了這層面紗,將西北聯合大學這個臨時構架取消,並撤銷原來各高校的建制,把這些平津地區的高校正式變成了西北地區的高校。這時,師生們雖然也有不快,但眼見故地無法回去,當年在平津招收的學生也已大半畢業,所以反彈較小,較順利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米…花…在…線…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