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柴,宛若一把燒火棍。
這種人,一眼就能看出是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的。
營養不良不一定是缺肉,但若是骨瘦如柴,那基本不會碰葷!
換句話說,常人能經常吃的東西,他可能很久都吃不上,像是肉食一類的東西,平日裡更是聞都聞不到。
記住這一點,徐浩再次開始思索眼下的菜品材料。
肉很少,也不新鮮,非常符合受害者的情況。
但張莽還是沒意識到受害者到底有多窮。
這種人,手裡必然沒多少錢,沒有多少錢的人,往往不會注重自己的口腹之慾,手裡有錢,大多數情況會優先將錢財往自己的生活品質上提升,比如衣服等。
最直觀的例子,便是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時代的中年人老人往往過年也才能吃上一頓肉餃子,其餘時間想都不要多想!
將這句話拆開,便會得到兩個關鍵性的核心。
‘過年吃肉餃子’‘平常時刻不吃’
那麼此時在思索一下,便會出現一個問題。
‘為什麼過年能吃肉餃子!?’
因為過年對一個人有很大的意義!
同理,能讓一個沒有多少口腹之慾的人突然搞了一串肉
他經歷了什麼?
有什麼東西會值得他‘專門搞一點肉’來慶祝的嗎?
他又是什麼思維?
正面良性情緒!
快樂?又或是高興!?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高興快樂?
是因為得到了兇手的把柄?
不對吧,如果得到了把柄,那同樣也知道對方是殺人不眨眼的人,若是被對方察覺到,自己必然會死亡。
所以
對方開心,對方展開慶祝,不是因為得到了對方的把柄!
而是另一個原因!
“發條嗎?”
徐浩眉頭微微一凝。
他想到了之前的另一個猜測。
如果說,受害者有一個東西在兇手手中,被對方所隱瞞,之後在獲得兇手把柄的同時看到了能掌控自己生命的‘發條’,那自然會開心。
但可惜
“但人終究不是機器人。”
徐浩搖了搖頭。
發條沒了,人不會死,死的只是機器人。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一個人,在沒有病症的情況下,在不能對對方出手的情況下,拿走什麼能讓對方死亡?
拿走什麼都不能直接讓對方死亡!
除非是概念神,將空氣拿走,活活憋死對方!
不然,不論你拿走什麼東西,都不會直接將對方致死。
那麼問題來了,受害者就算‘發條’被拿走,但不會致死,頂多只能算得上是沒了個寶貴的東西
為了他,搭上了自己性命
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想到這,徐浩搖了搖頭,沒有再想下去。
歷史毒瘤中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對方寶貴的東西很有可能與毒瘤有關,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他是不會讓自己的猜測引導自己的思維的。
畢竟,自己的邏輯鏈,有時候也會將自己給限制住!
而他讓張莽去查菜的來源,便是在找對方的思維,隨後順著思維去推理受害者的身份,之後再反方向查兇手的身份!
在這種恩怨分明的案子裡,身份往往都不好查,但若是一旦查到,對案件的幫助將會是巨大的!
至於買菜能如何查出
很簡單。
如果是普通人,徐浩也不會去找人查了。
但受害者很特殊!
他很窮,非常窮,家裡沒有任何的東西!
這種情況下,他的肉,是買來的,還是偷來的,又或是撿來的搶來的?
四種方式,代表著四種三觀,四種思維!
有些人,即使是餓死,也不會去偷拿他人的一點東西,但若是有些人,只是開心了想要慶祝,就去偷東西來慶祝,那思維便會立馬變得立體。
尤其是受害者,如此窮的情況下,對方若是在錢包乾癟,手頭拮据的情況下還會緊要牙門去用錢買
那對方的性格三觀也會立體,同時也會對對方所開心的事,有一個直面的感官!
當然,若是搶來的肉,以及撿來的肉,三觀和性格也能判斷出些許。
前者,心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