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面具!扮演!戲曲!(1 / 2)

徐浩想到了什麼?

面具的起源。

最早,面具可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原始部落的巫會戴著面具,裝作神的面容。

身上插滿羽毛,彰顯神的特徵。

後來,面具被簡化,流進普通人之間。

之後,戲曲便誕生了!

戲曲,誕生於秦漢時期,那時的便沒了巫,少了戴面具跳大神的人,多了戲曲這種扮神演人或神的娛樂。

又是幾百年的發展,最後,面具演變成現在的戲曲,化成生旦淨丑角。

雖說兩者間的用處不一,一個用於娛樂,一個用於愚民。

但本質卻相同!

“之前時間太趕,心情太急,我們忽略了面具最直觀,最片面的東西,一直鑽牛角尖,在想人皮面具的用處!”

“但拋開人皮的成分來講,這幾張的面具的本質就是”

“扮演!”

此時,第二專案組小組,除了王超和另一位警官,此時全都在警察局中!

他們皆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徐浩,等待下一句的出現。

“兇手殺害了受害者,剝下他的臉皮,穿上他的衣服,代替受害者,在人間遊走”

“受害者看到會笑的東西,兇手會笑,受害者看到會傷心的東西,兇手也會傷心”

“正如戲曲中的一句話一樣。”

徐浩死死盯著面前分成三個螢幕的顯示屏。

“角上了臺,那他便不再是角。”

“而是所飾演人物的本人!”

眾人錯愕,對著理論有些不寒而慄。

一個人將你殺了,將你的臉皮剝下縫在臉上,將你的衣服穿在身上,將你埋在花園,坐在原本屬於你的位置上,微微抬頭,對著你的母親露出和伱一樣的笑容,輕聲開口,說一句

‘媽媽。’

吳晨打了個哆嗦,他連忙問道:

“如果這理論是真的話,那他為什麼要殺人後,然後扮演對方?”

“兇手總歸是要有一個目的吧!”

目的是目標,也就是兇手想要的東西,可能是博物館張壯想要的認同感,也有可能是‘魚唇藏珠’案程麗的優越感。

扮演不是目的,為何扮演受害者,扮演受害者兇手能得到什麼,才是目的!

“不知道。”

張舍搖了搖頭,他看著面前的幾人。

徐浩突然開口,“你們看過戲曲嗎?”

戲曲?

眾人一愣,隨後齊齊搖頭。

戲曲,這玩意還是爺爺奶奶輩看的東西了,沒有字幕的戲曲,年輕人根本看不懂。

“戲曲中,每一場戲,所有出場的人物都是特定的!”

“如趙子龍七進七出,扮演者所扮演人便是趙子龍,而非曹孟德七進七出。”

“又比如溫酒斬華雄,扮演者便會扮演關公,而非潘鳳斬華雄!”

蘇月按照徐浩,給的兇手的特點來觀察人皮案發現場的監控。

最終,三個地方或多或少都出現了兇手的影子!

也就是說,兇手在去完受害者所去的地方後,會帶著受害者的臉,穿著受害者的衣服,重新體驗一邊兇手去的地方!

四個人皮,七個案發現場,一個未被查詢到的地方!

兇手佩戴人皮面具,給警察上演了四部原創戲曲。

《酒店》《河底》《木馬》

剩下那個,具體是什麼戲,還要看王超的速度了。

“徐隊,你的意思是,兇手根據‘戲曲劇本’來選人,而非大街上亂殺一人,隨後以受害者為張某,李某,王某三人?”

蘇月突然開口道,徐浩點頭。

“沒錯,和戲曲一樣,不管是鍘美案,還是七進七出,又或是溫酒斬華雄”

“這都是劇本本身,而非扮演者本身!”

“為劇本挑選扮演者,而非為扮演者設計劇本!”

而剛好的,在兇手眼中,受害者三人,剛好滿足這三場戲曲的扮演者特質!

“不!受害者身上或許沒有特質!”

徐浩再次開口,他腦海中的思維脈絡愈發清晰。

“若是飾演戲曲,符合角色的特質是跟隨者扮演者的一生!”

“即使是記憶再好,兇手也演不出受害者的獨有的特質!”

就好比,有的人表面上待人親切,實則對誰都有一定的距離感,這種沒人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