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一臺臺式電腦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現在,大學生人人都有膝上型電腦。尤其是在中國,新事物的普及速度快得驚人,舊的東西不斷被淘汰掉,數碼相機、出國遊都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情了。如果一時捨不得,等到人人都有了,也沒有誰再稀罕什麼了。越是別人沒有的時候,分享顯得越是珍貴。
在現在的社會,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只有懂得往別人碗裡夾菜的人,才能吃飽飯。懂得分享的人,才有人願意幫助他、回報他,這樣的人也許本身不優秀,但是他會有很多優秀的朋友幫助他提升自己。相反,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只會招人厭惡。
讓人擔憂的是,現在的孩子似乎越來越不願意分享了。我的一個侄子本來在重點班,但是他常和我說希望換班,因為他們班上的同學太小氣了,不願意借筆記,明明自己看完了,卻說自己還沒有看過書;每次考完都說自己考得很糟糕,但是成績下來偏偏是那些哭得最兇的人考得最好……他覺得班上的人太虛偽了,他受不了。
其實,這些現象很普通,一方面是競爭的壓力讓他們不敢洩露自己的真實水平,另一方面,家長的影響也很重要。像上面的那位父親,更加重了孩子的自私之心,這樣的孩子一生孤獨。
學會分享,懂得感謝,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徵。家長們將自己的工作經驗與同事分享,將自家的特產拿給鄰居,這些都是在告訴孩子們,要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下次再去吧
“那個,因為有事,就下次再去吧!”家長坐在沙發上,悠閒地給朋友打電話。旁邊坐著孩子。“明明有時間,為什麼拖著下次再去?”孩子納悶,“這麼說,我要是不想做作業了,也可以像爸爸這樣,下次再做也可以?”小心,你的言行傳染了孩子!
下午下班了,幾個同事呼朋喚友,相約週末去郊區釣魚,瀟灑瀟灑。難得有一個週末不加班,所有的事情都通通閃開,你決心有一個自己的雙休日。且慢,和孩子約好要去打球的。選擇朋友還是孩子?孰輕孰重?大部分人還是覺得,和孩子打球,改日再去也行,聯絡聯絡朋友的感情,也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
有人說,這不是拖延,是在權衡利弊。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這種想法的錯誤之處並不在於是孩子重要還是朋友重要這種對比上,而是在一個人能否在約定的時間內實現他的承諾。
我們都知道,拖延是一個壞毛病,現代社會高度分工,要求每一個人能在規定時間裡完成任務。家長也非常反感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做事情敷衍了事。但是,有幾個家長自己做事情是“立刻、現在、馬上”的風格呢?我們來自查一下:
你是否敦促孩子快點完成他的作業?
你是否沒有仔細看孩子的作業,因為時間不夠了就胡亂簽上名字?
在工作上你有拖延的毛病麼?
你覺得自己算不算一個說話算數的人?
學校安排給家長的任務,你都按時按量地完成了?
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給出一個完全滿意的答案。因為生活中的意外有很多,有時候臨時安排一個任務要加班,有時候突然遇到老朋友要敘舊,無形之中,很多事情就忘了,或者只能拖延。理由不過是免責的藉口。恰恰是執行起來很困難的事情,越需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否則,父母就是在暗示孩子,拖延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大人們做的事情,他也會學著做;或者同學們都做的事情,他也就跟著做。如果他的家長是按照計劃來做事情的,從來不今天推到明天、這周推到下週,他自然就會學習。如果他在學習的過程遇到困難,他就會思考:為什麼父母可以做到而我卻做不到。這時候他就會約束自己,安排時間,慎重地給出承諾,這些是連家長都要學習和練習的。
現在有的家長說教無力,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父母只要求了孩子,卻沒有要求自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家長們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哪裡有說服力。
回到拖延的問題上,我建議家長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辦事拖拉,也不要在他們面前宣傳自己如何按時完成了任務,要讓他們知道,守時、守信是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
有這樣一個家庭,媽媽是一名歌唱家,爸爸是舞臺效果的設計師。這家的孩子從來不會把自己襪子留到第二天洗,他當天換了,就用肥皂自己洗乾淨晾起來,作業從來不拖拉,也不著急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