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災難中喪生的朝鮮國民。
明治天皇不得已,發明宣告,聲稱此事皆由軍部策劃,跟自己沒有絲毫關係,甚至痛哭流涕的向朝鮮遇難的軍民表示,一定會徹查此事,給全世界一個交代。同時向英、法、美、中四國致歉,為自己國家在朝鮮國土上,與中、朝兩國發生的誤會,而導致雙方損失慘重表示遺憾,同時向英、法、美三國的維繫和平的行為表示謝意,對在朝鮮戰場上喪生的中國將士致以深切的哀悼。
同時,日本人極為無恥的指出,當日在平壤城外,日軍已經投降,可是中國軍隊仍然對已經投降的日本士兵進行了屠殺,同時向各國大使痛訴中國軍隊的殘暴。
我站在東京的皇宮外時,忽然覺得從未有過的好笑,明治天皇雖然出面說話了,可是卻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日本軍部,甚至親描淡寫的把這場戰爭說成了是由小誤會引起的紛爭,簡直就跟現代一樣,他們死也不承認自己發動了侵華戰爭,不承認他們在南京進行的一場屠殺。現在還要反咬一口,說中國毫無人道主義精神,違反萬國條約。
我冷笑著,伊藤博文已經再無可翻身的機會了,他已經沒做首相了,可仍是被日本人扔了出來當了肉盾,又吐出了幾個無關痛癢的人來,我心裡一直在冷笑,那幾個將會在未來,和其他七國打進北京城的,及佔領東三省的將領,都沒有出現。
我只是冷然地看著桂太郎被刺身亡。野津道貫被俘虜後。在朝鮮自盡地訊息。心裡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洋人們在這個時候。又都很自然地站到了日本一方。不是因為日本人給了他們什麼好處。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無聲無息地成長。他們害怕了。他們害怕中國會變地強大。他們害怕再也無法在中國得到更大地利益。
好吧。既然日本人這樣輕描淡寫地把這場戰爭描繪成三國之間地小摩擦。那麼我也不會讓你們真地就這樣輕鬆地脫身地。暗地找了幾個國家相熟地商人。許以重利。於是在那些國家都折騰出了。要求日本進行戰爭賠款地呼聲。
洋人們開始還很矜持。不肯開口說自己要多少。於是有流言傳出。日本向英國許諾了多少多少。又向俄國許諾了多少多少。一時間各國再也顧不上什麼臉面。會麼矜持了。和日本人走上了談叛桌。
中國
貌。也很有誠意。告訴各國使節。中國將把這場戰爭應該向中國支付地賠款全部拿出來。感謝各國地支援。於是各國使節又為自己出了多少力。出了多少兵開始折騰。幾乎所有地國家都把注意力轉到了日本身上。
勝海舟出山與各國進行談判。他們一直試圖把對中國地賠款給抹掉。一直不停地強調著。中國軍隊在平壤城進行地屠殺。但是他們似乎也忘記了。那些西方帝國地貪婪。
就在幾國討價還價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清軍已經以很快的速度退出了日本,所有的海軍朝琉球和黃海集結,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修整。琉球王室的成員已經全數覆滅,清廷很自然的接管了琉球,並在那霸為尚氏王話立碑,稱尚氏一門忠烈,為保護大清疆土,英勇殉國,自此,琉球成為了大清的屬地,而劉永福則成了琉球的第一任巡撫。
當洋人發現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晚了一步,再一想想,在琉球也並沒有什麼油水可圖,而中國在這次事件中,一直表現的不卑不亢,甚至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向各國示好,所以各國竟然一時間找不到一點藉口來跟中國翻臉。
十月二十五日,幕府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忽然返回東京,力挽狂瀾,與各國周旋,替日本爭取回少許利益,並同時勸說俄國退兵,離開北海道,這讓日本人大跌眼鏡,許多人都以為,德川家已經沒有什麼份量了,可是自此事後,德川慶喜的聲望再次上升。
勝海舟看著德川慶喜的迴歸,最先意識到大事不妙,當年是他勸說德川慶喜放棄抵抗,讓出東京的,如今德川慶喜的突然迴歸,同時還帶來了洋人的支援,使日本免於覆頂之災,許多日本人都為之一振,只有勝海舟看出了這一不平常。
果不其然,德川慶喜回來後不久,德川家達被任命為日本新的內閣首相,德川慶喜非常謙遜的退居幕後,自稱自己是因為愛國,才會返回東京,協助天皇陛下,共同抵禦外敵。
不久之後,德川家達以東京易受攻擊,為了避免天皇陛下再次重蹈覆轍,建議天皇遷回京都,離開東京,日本各大臣都極想反駁,可是很快,德川慶喜再次出面,提出,天皇陛下應該儘快返回京都修養,待日本一切恢復正常之後,再行定奪,是否返回東京,而英、法、美三國的軍艦又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