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3 / 3)

小說:女親王 全書完 作者:蒂帆

經降至800餘萬兩,其財政狀況為有清以來所僅見,不過左騰右挪,尚能勉強渡日。

1840年鴉片戰爭爆後,除去爭損失外,清政府又背上了沉重的賠款和債務負擔。從道光二十二年到現在,清朝的對外又是賠款又是割地,債務支出需每年償付2800多萬兩,另洋務費開支每年需兩千餘萬兩。

而厘稅正式開收,卻是咸豐年間,太平軍興起後,各省多以鎮壓太平軍為藉口,截留田賦,以備急需。庚子賠款以後,因賠款數額巨大,清政府無力償還,遂將賠款數額分攤於各省,於是各省便以分擔賠款之名而獲得就地自由籌款之權。但是因為當時時局動亂,各省田賦多被地方官府所截留或擅自挪用。

所以自此以後,清政府中央集權財政管理體制完全被破壞了,咸豐三年,刑部侍郎雷以誠在揚州幫辦軍務,因部撥軍餉未能接濟,分攤各省協餉又一直不到,為急籌軍餉,他便在長江邊上設局,對往來船隻勸捐助餉,成效頗為顯著。但勸捐畢竟是“勸”,並非長久之計,於是採納了幕僚張江的建議,試行“商賈捐厘”之法,既不稱徵厘,亦不稱抽釐,而謂之“捐厘”,既類似捐輸,又能長久課徵,可謂煞費苦心,未料其稅源確為豐厚,大助軍餉。

這個方法,顯然是非常有效的,於是雷以誠派人去揚州附近的仙女廟、邵伯等鎮,勸諭捐厘助餉,收效甚大。次年雷以誠上奏朝廷,要求在江蘇各地仿行辦理,其後不久推行與各省。咸豐末年,已遍及全國,但此時捐厘,已免‘捐’的意思,而成為正式的稅收了。

而這個厘金稅卻是康有為此次維新一直想要進行改變的一項稅收制度,如今他大權在握,皇上又對他極為重用,也非常非常的信任他,所以這正是他要馬上進行改變的最佳時機,本來他是打算今天在朝堂上提出的,可是卻因為廢后之事耽擱了,只怕他現在的心裡也是極為鬱結的,想來明天,他一定會在皇上未提廢后之前先把這件事兒提出來,畢竟,在他的眼裡,皇帝換正妻,始終是沒有國家大事重要的。

而他以前就曾對陳三立說過,“厘金之害以慰民心,減出口之稅以擴商務”,認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農,也不利於國,必須予以裁撤。還說“內地害商之政,莫甚於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內之務農工之源,外之損富商之實。既以籌款計,亦徒中飽吏役,而國不受其大益”。

他打算透過徵收印花稅等來開闢財源,同時舉辦銀行、郵政等國有事業,用以代替厘金稅。這在他被下獄之前,就已經在進行的事,可是因為慈禧的政變,使得這件停了下來,所以他現在必須要儘快把此事解決,以做出一些政績,以收天下民心。

康有為一直說商興才能國富,統治必須“保商”,而保商的關鍵在於輕稅。康有為的輕稅思想在後期展為無稅論,在《大同書》裡他主張“公中更未嘗向一人而收賦稅,掃萬國亙古重徵厚斂之苦。”(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多,!多就在站(謝謝支援 讀讀窩 Www.Duduwo.Com )

正文 第398章 出走

(該小說由讀讀窩 。duduwo。 網路收集上傳) 撤厘金稅,正是成為康有為被大多數官員厭惡的最因,可是他的這個觀點實際上是超越現實的空想,而且也是不可能會實現的,他的夢想是極為美好的,可是現實,總是很殘酷的,而他的這一個觀點,不只是守舊派反對,就是維新一派也是極不贊成,於是就一直這樣僵著。 站

我笑道:“這厘金稅的問題其實挺好解決的,廢便廢了,可是他提出來的方法,卻是不只要斷了那些貪官的財源,只怕國庫都要變成空的了。”

載沛也笑了起來,道:“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咱們也不用太擔心,你也不用擔心這個包袱無用武之地,若是他這次事成,那我們的機會,也就不遠了。”

我點了點頭,道:“這倒是,界時,只怕是他要保的那些商人們也要站出來跟他折騰了。”

“呵呵,康廣廈是個人才,可是卻難免書生意氣,他明明不是吃財政這碗飯的,可是卻偏偏要伸隻手去攪一攪,唉……”載沛笑著嘆了口氣,卻不再說什麼了。我也笑了笑,自打好面前的包袱,把它放回了藏在牆角暗處的保險箱內。

果然,第二天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