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隱藏到了現在天已破曉看著不遠處的那座頗為壯觀的城池,他不由得舔了舔嘴唇,等待著城門開啟的那一刻
直到此時,董一元還有些不能平復心中的激動和震撼,沒錯,就是震撼皇長子的做法再一次出了他的預料,但他在震撼之餘,也不得不感嘆大皇子殿下的冒險精神和這種大手筆
自從出了南原城,董一元就有些奇怪,自己負責保護的這位大皇子殿下的行為好生古怪,這看著似乎是返回漢城方向的路途,他為何一方常態的要偷偷摸摸的隱藏行蹤?他一路上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且被大軍的晝伏夜出搞得慢慢失去了方向感,只知道埋頭趕路,至於到了哪裡,對於朝鮮並不熟悉的他,卻實在是不知
直到見到了吳惟忠,董一元突然覺得豁然開朗,他是認識這位吳參將的,也知道這位吳參將是戚繼光大帥的心腹愛將,也曾經紅極一時,只不過隨著張居正的死去和戚繼光的黯然被貶,這位吳參將這十多年來也不好過,這些年來基本上沒有得到過升遷如今大皇子殿下偷偷摸摸的來見這位吳參將,看來是存下了收服這位吳參將的心思,估計只是礙於這位吳參將的身份有些特殊,再加上皇子擴充自己的勢力,當然是要偷偷摸摸的,免得被人知道了參上一本,又或者引起皇帝的不快,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大皇子殿下收服這位吳參將進行的異常順利,當然,這位吳參將也沒有資本拿捏,能夠得到大皇子的看重,對這位處處受到刁難的吳參將來說,絕對算是意外之喜至少董一元都有些羨慕這位吳參將,不僅時來運轉,是得到了大皇子殿下的看重,不然,大皇子殿下為何破費周折的從南原一路偷偷摸摸的趕到忠州來?
董一元以為接下來大皇子會帶著吳惟忠和他的三千藤甲兵偷偷的返回南原,至少前幾天他還覺得應該是這樣董一元雖然對朝鮮不熟悉,但從南原一路偷偷摸摸的趕到忠州的時間他還是記得的,不過,經過幾天的路途,他漸漸發現並且敢肯定,“返回”南原的道路,絕對不是原來的那一條,他不是老眼昏花,明明來的時候走的是旱道何時看見過大海了?而“返回”之時,卻經常性的看到大海,並且也幾乎沒有碰到過什麼人
董一元記得很清楚,從南原到忠州走了四天,但是直到從忠州出發到現在的第五天,怎麼依然還是沒有回到南原?即便是因為返回的路途不同,但是要知道自己估計不錯的話,現在南原正在被數十萬大軍圍攻,難道大皇子殿下就不擔心南原的安危?前前後後絲毫了好久,他突然心中一動,難道大皇子殿下的目的,還是如上次一樣,等到圍城的倭軍沒有防備之時,一舉衝出擊潰對方的數十萬大軍?似乎這是個不錯的主意,有很大的可能再次成功,畢竟他是親眼目睹了吳惟忠的那三千藤甲兵不弱於自己帶來的那五千遼東騎兵的表現
要知道大皇子殿下手中此時有著六千精銳騎兵和近一千經過了數次大戰的錦衣衛,再加上三千藤甲兵,這戰力是絕對要比上次擊潰圍攻南原的那五萬多日本左路軍的一萬多騎兵強大那時的六千朝鮮騎兵與此時的三千藤甲兵相比,這三千藤甲兵絕對會毫無懸念的完勝他們如此一來,董一元倒是對於這次“突襲”那數十萬日本大軍充滿了期待,跟著這位大皇子殿下,撈功勞可真是容易或許,自己早就應該放下架子,不在左顧右盼,而全心全意的投靠這位皇長子了
顯然,董一元自行腦補的這一系列計劃,註定了要以失敗而收場了,作為一個穩重的將軍,他顯然有些跟不上朱常洛那天馬行空的思維,也沒有想到,身為皇長子,居然還有這種讓人心驚肉跳的冒險精神
直到從忠州出發後的第六天,朱常洛召集了吳惟忠、董一元、李舜臣和冷墨他們前來議事,告訴他們已經到了蔚山董一元稍微一想,便滿臉驚駭,這次的行動的目的幾乎已經顯而易見了,他才發現自己的想象力有多麼貧乏,才發現自己至始至終,還是沒有看懂這位才十五歲的大皇子殿下,佩服於這位大皇子殿下的冒險精神和雄才大略——或許就應該叫雄才大略,至少董一元是這麼覺得,他就算是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出這種繞過對方的大軍、深入對方的勢力範圍、進入對方的老巢想要釜底抽薪活捉對方的老大的計策
何止董一元,就算是吳惟忠和早就發現了蹊蹺的李舜臣,也是對於這招深入對方腹地想要甕中捉鱉的行動既驚訝又敬佩,另外還有的就是敬畏他們都很清楚,這招絕對是朱常洛自己想出來,而作為一個才十五歲大的皇子,能夠以身犯險深入虎穴,並且還已經差不多快要成功了……他們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什麼人能夠阻擋的了有如此手段和富有冒險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