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那我就加努力,讓別人依然是低估我”
………………
萬曆二十五年九月初,一個讓人極度震驚的訊息以釜山為中心,急的向朝鮮、日本、大明擴散著,初聞著無不先是一震,繼而搖頭微微一笑,當成了笑話然而,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以漢城為中心,朝鮮王李昖的使者開始飛奔四方,經過一村、一鄉、一縣、一府、一路、一道,無不高舉朝鮮王的親筆報喜大捷文,高呼大明皇長子殿下神勇無敵,親自率侍衛大破釜山,活捉日本關白豐臣秀吉
同時,朝鮮王李昖是派出八百里加急,向大明送去捷報
這一下,原本還以為這只是笑談的人們,一個個目瞪口呆,驚訝過後,便開始狂喜起來,誰也沒有想到,日本人的實際統治者,居然會在朝鮮,被大明的皇長子破城後活捉真是不敢想象,但既然朝鮮王都已經大張旗鼓了,明顯這是真的
朝鮮人怎能不高興呢,他們知道,害苦了他們的日本人、差點就讓他們做了亡國奴的日本人,這下子,估計再也蹦躂不起來了朝鮮人頓覺揚眉吐氣啊
不同於知道這件事後興高采烈的普通朝鮮人,在漢城的楊鎬和麻貴知道了這個訊息後,不用說第一反應肯定是極度震驚和不能置信,然而等確認了這是真的後,二人明顯反應不一楊鎬摸著腦袋想了很久,最終咧嘴笑了起來,他終於確定,自己不僅沒有得罪過肯定馬上就要成為太子的朱常洛,是隱隱已經投靠了他,這是個好訊息啊看來自己確實很有先見之明;麻貴則不一樣,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派兵去接應大皇子歸來,免得日本人狗急跳牆,不顧一切的瘋狂攻擊大皇子殿下,不過,隨後他卻又苦笑了起來,之前以為被圍在南原城中是大皇子殿下,自己手中僅有的幾千騎兵已經派去了大半,如今自己手中,也就僅剩下一千多人了
好,麻貴只是猶豫了片刻,便把手中僅有的一千多騎兵也全部派了出去,不過不是去增援南原,而是去接應朱常洛當然,他已經隱隱開始後悔了,自己怎麼沒有早點投靠大皇子呢?至少從目前的情形看,大皇子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了,是個非常值得效忠的物件
遠在遼東調兵遣將和籌集糧草的邢玠,得到了這個訊息後,最先的反應,同樣是不信此時朝鮮才有多少大明軍?能夠在自己率領大軍趕到日本之前,保得住幾座重要的城池就不錯了,怎麼還可能在朝鮮水軍被日本人消滅了的情況下,能夠活捉豐臣秀吉沒錯,大皇子是有幾千護衛騎兵,可那些騎兵不是被皇上下旨調往前線了嗎?即便是大皇子跟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畢竟日本人可是號稱二十萬之多,而大明才入朝多少人?算上大皇子的護衛騎兵,也就僅僅四萬人而已
但是,朝鮮王李昖不僅派了八百里加急去北京城報捷,同時也派了報捷的使者去了邢玠設在遼東的大營,這下邢玠是再也不能淡定了——朝鮮王是絕對沒有可能拿這種事情開玩笑的也就是說,那位以安撫為目的來到朝鮮的大皇子,不僅是“好運氣”的活捉了小早川隆景率領的兩萬多日軍,現在是運氣爆棚,活捉了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
這就不由得邢玠不深思了,活捉兩萬多日軍還可以說是好運氣,可是作為一個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的總督,他可是知道,戰爭幾乎是不可能出現僥倖的,勝利只青睞絕對的實力和周密詳盡的謀劃這樣看來,難道那位大皇子是真的運氣好嗎?在邢玠看來,絕對不是
在報捷的文上,邢玠發現那位大皇子在攻佔易守難攻的釜山後,他的護衛騎兵居然僅僅傷亡了不到五百人是不到五百人啊要知道這可是攻城戰假若事先沒有周密的謀劃,沒有提前的預謀,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成果?釜山可不是不設防的城市,那可是日本在朝鮮的大本營,無論任何情況下,既然豐臣秀吉在釜山,釜山城怎麼可能沒有數千兵馬的駐防?
可就是這樣,那位年輕的大皇子殿下卻奇蹟般的做到了,他居然真的做到了這在攻城戰中,除非是一方投降或者有高階將領叛變,不然一般攻城戰中損失最大的,永遠是攻城的部隊,這幾乎是常識可那位大皇子殿下,僅以不到五百的損失,大破釜山城,活捉日本的實際統治者,這是多大的功績?本來預計要打幾年的戰爭,這才離全面開戰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幾乎算是結束了,這下大皇子在軍中的威望會提升多高?大皇子在大明的威望又要增加多少?
邢玠知道,經此一戰,大皇子算是徹底打出了名頭,是樹立了極高的威望,十幾年的國本之爭,算是徹底有了結果,哪怕是皇帝陛下,也已經沒有理由阻止了,若是皇帝陛下還強行阻止的話,就會馬上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