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大明徵途 作者:希望之舟

於讓皇上立儲的諸多言官和大臣,全都每天湧進到內閣中,給內閣大學士施壓,特別是給首輔和次輔施壓。

此外,士林言論也越來越對內閣不利,現在幾乎有這樣一種說法,說皇上之所以這樣,全是被內閣給“寵”出來的,在這件事上內閣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沒有及時規勸皇上,是嚴重失職!其中,又以首輔申時行和次輔許國受到計程車林輿論壓力最大!

雖然以申時行為首的內閣大學士們積極奔走,幾乎每次見到朱翊鈞都要在他面前提一次建儲的事情,但在外臣眼中,內閣閣臣依然是無所作為——為什麼皇上幾乎不再上早朝?為什麼皇上很少接見外臣?最重要的是為什麼皇上還不兌現“諾言”立皇長子為儲君?

另外,誰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彷彿就像是憑空出現般,最近兩年朝廷形成了這樣一個頗為詭異的標準:辨別一個朝廷大臣是忠還是奸,不再是以往的傳統辨別方法,而是看他是否支援並擁立皇長子為太子!即便是顯得有點詭異,但它卻得到了朝廷大臣們的預設!

就在這種情況下,閣臣們終於開始頂受不住壓力。

萬曆十九年六月,以母親患病為由,王錫爵請假探視,滯留不歸,留下申時行、許國、王家屏三人在內閣繼續“受罪”。

萬曆十九年九月,距離王錫爵歸省才過了僅僅三個月,首輔申時行最終承受不住壓力,致仕歸家,他也決定不“玩”了。

同月,還沒等申時行致仕的訊息徹底傳開,知道此時的首輔有多難當的次輔許國,早就沒了做首輔的心思,緊隨著申時行的腳步,也致仕了!

經過廷推,“倒黴”的趙志皋和張位在申時行和許國離開內閣的當月成為內閣大學士。

如此一來,申時行、許國致仕,王錫爵歸省滯留不歸,原來的四位閣臣中排名最末的王家屏反而一躍成為了內閣首輔。

等真正坐到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上,王家屏才切實的體會到了申時行的不易,這簡直比放在火爐上烤更令人揪心!他為人極為正直,行止端莊,不貪權武斷,說話做事不像申時行那麼委婉,這就註定了他在這個位置上必定不會與朱翊鈞太合拍,尤其是在國本的問題上!

萬曆二十年,朱常洛已經十一歲了,在宮中也被“禁錮”了六年,雖然也使盡各種手段,甚至創造性的開創並用盡方法讓朝臣們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那個——以支援並擁立皇長子為太子來辨別忠奸的方法,可惜不要說成為太子了,至今卻還沒有被朱翊鈞放出去讀書。

於是,朱常洛又想了個辦法,放出風去,讓朝臣們疑慮,如此下去,即便是皇長子最終能成為儲君,將來也可能成為一個愚昧無知的君主,怎樣主持國家大事呢?同時也讓群臣對朱翊鈞的用心產生懷疑。

朱常洛的方法初步奏效,以李獻可為代表,不少人聯合向朱翊鈞接連上疏,懇請讓皇長子出閣讀書。不過,強硬的朱翊鈞以“違旨誨君”的罪名,將李獻可降職外調,其餘夥同者奪俸半年。

此御批下到內閣,要求內閣擬旨執行。但是,王家屏卻拒不執行,將御批予以封還,把朱翊鈞氣的當即嚴厲斥責王家屏“逕駁御批,故激朕怒,甚失禮體。”王家屏卻說:“所以敢激聒敢封還者,正恃皇上之聖明,無一言不納;皇上之寬大,無一物不容也。”潛在意思是要朱翊鈞不要做一個心胸狹窄的皇帝。

在萬曆二十年三月,馬上就要坐滿半年首輔的王家屏對於朱翊鈞拒不立儲甚為失望,再加上群臣的壓力,他在幾天內連上八疏無果之後,還是致仕歸家了。

至此,當初在乾清門的殿閣中見證了朱翊鈞許下“諾言”的閣部院大臣,就剩下一個尚在歸省而遲遲滯留不歸的王錫爵了。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十五,又是一年元宵節。

這天,帝后勳戚內眷,按習俗要進行登樓賞燈玩看的娛樂活動,屆時宮中有精彩的馬戲表演,即興時嬪妃們還會作蹴鞠的表演和遊戲。

如今,朱常洛已經十二歲了,並不像朱翊鈞對外臣所說的“元子羸弱”。其實也是為了給整天把這話掛在嘴邊的朱翊鈞難堪,在宮中憋悶著有許多時間的朱常洛下了狠心,雖然僅僅限於做做俯臥撐和仰臥起坐之類的簡單運動,但這些年不懈的堅持下來,卻也有著不錯的體格。

與已經快要三十歲的鄒義站在一起,他比這快要步入中年的太監顯得還要壯實一些,個頭上也只相差半個頭而已,這要是被外臣看到,還不馬上對朱翊鈞進行徹頭徹尾的反駁嗎?朱常洛時常想著朱翊鈞剛以“元子羸弱”為由拒絕群臣的建儲請求,而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