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4 / 4)

小說:大明徵途 作者:希望之舟

重新朗誦一遍。

朱翊鈞自登上帝位以來,萬曆十年前由於慈聖皇太后和張居正對他的要求很嚴,他基本上很少缺席早朝。萬曆十年親政後,儘管知道早朝只是個形式罷了,並無太大作用,但他一心想做一個有作為的賢君,不想讓人詬病,所以這幾年早朝還從沒有曠廢過。

今天是初九,又到了早朝的日子。三月份的北京城春寒料峭,仍是一片肅殺,再加上午夜時分春雷咋響,並扯起了漫天雨絲,雖僅落了一個時辰不到,但天氣卻也越顯得陰冷。

巡夜的更夫皂隸掛著清鼻涕剛敲響了五更的梆子,遠處各城樓五更的鼓聲也緊接著傳來,剛剛還蕭瑟清冷的北京城忽然喧譁起來,喝道聲、避轎聲、馬蹄聲、招呼聲連成一片,通往皇城的各條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轎一乘接一乘匆匆抬過。

此時的午門已經大開,各色官轎、馬匹、甚至還有騾子都在此自動有序的停了下來,各級官員或下轎、或下馬、或栓騾子,然後整理一下衣服,衝相熟的官員拱拱手,繼而邁開官步,越過午門,踏上五龍橋,奔宣治門而去。

今時的早朝早已不同往日。早先負責糾察的御史除了點名之外,還會記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墜地、步履不穩重等等屬於“失儀”的行為進行御前彈劾,但這些年早朝那些值班御史唯一的作用便是點卯外加維持一下秩序,至於對“失儀”的彈劾,早就成為了過眼雲煙。

宣治門外官員越聚越多,今天似乎有些反常,他們並沒有如往昔般或閉眼假寐,或哈欠連天的靜待帝臨,而是三五一群、七八一堆的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麼。

今天的糾察御史似乎也忘記了職責,不但沒有出言阻止或者提醒,甚至幾個糾察御史自己也聚成一團,低聲細語的交換著意見。

皇城刻漏房剛報了寅牌,不一刻便見皇城午門內東南角的內閣衙門的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緩緩開啟,內閣輔申時行、次輔許國、閣臣王錫爵、王家屏依次從門裡走了出來。內閣就在宣治門不遠處,他們這些閣臣到來後,當然不用在這陰冷的天氣裡傻等,回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