袤無垠的土地上和俄國這龐然大物展開最為激烈的較量!
盎格魯撒克遜帝國的偉業,莫過於此。
也正是在這位索爾茲伯理首相的手裡,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為了對付俄國,英國不惜放棄了維持了上百年的光榮孤立政策。
也正是因為這個,帶著索爾茲伯理姓氏的首相特使才會這麼快的趕到上海來和他徐一凡談判,也正是因為這個,徐一凡才這麼堅信,這位特使,會屈尊應召,來江順輪上和他談判!
在徐一凡腦海裡頭,這十九世紀末的世界局勢翻騰個不休,整個大清,他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這個上頭,沒人能超過他的見識了,甚至擺在全世界都是這樣,除非再有哪個正好熟悉歷史的倒黴孩子和他一樣挨雷劈玩兒穿越。
索爾茲伯理這個英國小白臉是來了,說明他對大局的把握也沒有錯,可是卻不知道,英國人想利用他,開什麼價錢出來?
他徐一凡可是在南洋用自己清白之軀賣出了一千萬兩的紅相公,英國鬼子盤子開的小了,他還真不希罕。
張佩綸正坐在徐一凡的旁邊,看著徐一凡的神色又變的有點古怪,知道這位大帥不知道又想到哪裡去了。反正,總是憋著害人的,他在心底長嘆一聲,也有點鬱郁。馬江之後,他遣戍新疆,往日驕狂,已經是洗乾乾淨淨,李鴻章收留他,他北洋生活優裕,那裡又風氣開通,他有大把的時間讀大量的書,來認識這個世界。徐一此次來上海,他自以為盤算已經至矣盡矣,蔑以加以,也稱的上忠心耿耿,甚至存了讓點利益給英國人的心思之後,他主動為徐一凡擔起壞名聲來的心思。
反正他張佩綸是什麼都見識過了,了不起再回家閉門讀書。
可是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徐一凡的見識,實在是高他數倍有餘,英國人果然摸上門來了,首相特使,就坐在江順輪侷促的大餐間裡頭!
隱隱以徐一凡謀主自詡的張佩綸內心裡現在滿是挫敗感,雖然徐一凡讓他作陪於這麼重要的場合,可是他一句話也不多說,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心思裡頭。
華夏,每逢末世,或者氣運衰微到了極處的時候,總有天生英傑命世,這片土地這些年遭逢的卻是,史上從未曾有過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有滿清這樣的種族政權,又有西方列強也從未有過的各方面都極其強大的敵人環伺在側,華夏元氣崩頹,國人也第一次對自己的文明失去了信心,茫然的尋找出路,也因為如此,才會有徐一凡這樣大不一樣的英雄降世?
可是瞧著他老憋著壞笑的樣子,怎麼也不像個英雄呢……有句笑話說的是,兩個英國人在一起,對坐一天能不說話,因為沒有介紹他們認識的人,英國的紳士絕不會主動開口搭腔,三個英國佬雖然乘夜趕了過來,可是現在這個架勢,倒和這個笑話有點差相彷彿,這種情勢,何伯辦了幾十年外交,也可是沒碰到過。
三個英國佬只是在那裡淺淺的喝著咖啡,倒不完全是為了矜持,而是一時真不知道怎麼開口。徐一凡那封信,一下點到了沃特斯此行的要害。東亞的清帝國和日本在一場戰事之後雙雙失去力量,帝國在亞洲針對俄國的佈局一下空了好大一塊下來,白廳瘋狂的在尋找著彌補這個局面的措施,徐一凡這個遠東土著軍閥的崛起,自然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正好徐一凡透過何伯謀求接觸,以才有沃特斯這閃電一般成行的速度。
即使沃特斯來的如此急切,但是說實在的,不管是他還是何伯,都對於徐一凡並不太以為意。以為他在此局勢下,只有乞求大英帝國的恩惠,可是今夜徐一凡的做派,特別那封信,一下就讓他們再也輕視徐一不得。能對世界局勢有如此深的瞭解,能對大英帝國亞洲佈局政策如此熟悉,那麼這個人在東亞的土地上,就絕對屬於人傑一流!
他的實幹能力已經被他的行動所證明,以一支孤軍擊敗了大半個日本陸軍,怎麼也不能說是無能之輩。再有這樣的見識和眼光所配合,眼前這個年輕的過分,舉止完全是西式的徐一凡的分量,難道還掂量不出來麼?久在中國,熟悉大清內情的何伯甚至可以斷言,整個北京城,沒有一個人可以當這徐一凡的對手。在這生氣勃勃的年輕人面前,北京城再高大的城牆,也不過就是在他的馬靴下一踹即倒,他徐一凡有很大的可能,掌握這個帝國未來的命運!
這個時候,原來威逼誘惑手段,甚至可以以一種冷淡的態度接受這個遠東軍閥效忠的打算,就全然落空,而他們還沒想好,這個時候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和徐一凡打交道!
想到這裡,何伯忍不住恨恨的看了一眼巴納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