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1 / 4)

小說:篡清 作者:曾氏六合網

跟在光緒背後的太監們對望一眼,這屋子裡頭的耆草,是當年乾隆純皇帝撒下的規矩草。撒下來是什麼樣,只要大清在一日,每天打掃完屋子,耆草就要按原樣擺好。大清一日在,此草千年萬載都要如此!

光緒呆呆的看著那耆草,燈火將他瘦削佝僂的身影投在了窗上。

千秋萬載都要如此,可大清,還有千秋萬載麼?列祖列宗在上,大清最後一個藩國朝鮮——今天已經割了出去。愛新覺羅·載湉不孝若此……可是不這樣,如何能對付那個徐一凡?但願列祖列宗庇佑,大清從此勵精圖治,能重整河山——徐一凡已經要謀朝篡位了,已經將八旗子弟賴以為生的制度在兩江摧垮了,大家夥兒也該醒醒,拿出全部精力本事和徐一凡鬥了吧!

但願依克唐阿、宋慶可恃。

但願日本軍隊可恃。

但願白鬼子列強可恃!

但願他那些帝黨臣子可恃!

列祖列宗在天有靈,庇佑我愛新覺羅·載湉!

夜色當中,不知道是不是梆聲驚動了屋角夜鴉,就聽見空蕩蕩的宮禁當中,夜鳥啞啞而鳴。

這淒涼的鳴聲裡,光緒淚如雨下。

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三十二章 … 交接

“歲正甲午,天下喪亂。

倭寇稱兵與東,十萬暴師,百艘鐵甲,浮海而來。其勢之兇頑,國朝二百年之所僅見!

倭師分為陸海,狼奔諑突,前後不過數月,陸師喪葉志超、左寶貴、衛汝貴、豐升阿、旅順七總兵。威海四總兵等部不計其數!北洋水師,自沉威海,誰不謂之此誠危急喪亂之秋?

幸國朝深仁厚澤,臣江督徐一凡所部,轉戰南北,千里赴援。斬山縣、川上、擒大山等倭人稱大將,稱中將者有數敵酋。豪傑百戰死,英魂不復歸。國運不墮,實賴此焉!

臣部克服旅順,振旅南下,實望為國善養此強軍,生息地方,重新整理改良,襄贊朝廷,中興國朝。朝廷亦不以倭人狂悖為己甚,委禮親王軍機領班大臣世鐸,主持對日和談。實望此輩世受國恩,撫夷之間,威懾之,恩義結之。使倭人震於我國朝之威,感於我國朝之義。自請藩臣,東海之上,自此百年,海不揚波!

然則世鐸小人,弄權其中,不知與倭私相授受如何,竟敢結以密約。割我藩屬朝鮮,許以八百萬兩民脂民膏,竟請倭人以殘敗之軍,北進平壤,摧折我禁衛軍留守之為國戍邊之士!

更有奉天將軍依克唐阿所部,與世鐸此輩苟且,意欲以大清之軍,配合倭師,南北對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此輩可割朝鮮,可戕禁衛軍此等忠勇之師。然則國朝上下,何等不可為此輩所賣?東北龍興之地,自此門戶大開,若世鐸、依克唐阿等輩更與倭寇有何機深謀密之策,則國朝滿洲之地,不復為我大清所有者!不忍言之事,恐猶不止如此!

天日昭昭,此等密約。竟於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三十,簽署於大清天津海關總署矣!密約文字,已有忠義之士密送於臣,白紙黑字,世鐸等輩狼子野心,令人切齒欲裂!

此輩有此賣國求榮之心,我等壯士,豈無奮起干鏚之意!臣也不才,唯衛國大業,不幹於人後,揮師北上而再,業已進迫旅順。執依克唐阿,更分兵四進,全我國朝東北之地,更欲克服朝鮮以南倭人殘師盤據之地,誓不與倭師共戴一天!

天下者,朝廷之天下也,士大夫之天下也,國民之天下也。國賊頑張,則天下足可奮起共聲討之!臣也不敏,願為前驅。禁衛軍一日不去,則天下一日安若泰山!望天下忠義豪傑之國士,忿然隨徐某而起!

唯望朝廷,速斬禍首世鐸以謝天下,依克唐阿此輩,念其御倭不無微功,或可貸其一死。除盡奸諂,整軍經武,再與倭人再決勝於白山黑水之間!外敵國賊不去,則臣之鼓呼,一日不可稍停!臣徐一凡率禁衛軍八萬健兒,特此通電天下!一片忠心,達於朝廷!“

日子才艱難的翻過了光緒二十年,守歲的人們帶著一點年節的疲倦,才開啟門兒準備拜拜年,說點吉利話,沒想到徐一凡在兩江的一封通電,就將天下有心人都震得目瞪口呆!

大清時報更是在天津,在武漢,在廣州,都設立了印刷點,十幾萬銀子砸下去買的裝置,準備的人,就等著這一天!這幾天,大清時報在這幾座城市的人就睡在電報局他們專門的號房裡頭,等著江寧這裡拍來長電,然後徹夜排字印刷。天還未旦的時候兒,分送投遞報紙的人就踏著滿的厚厚的鞭炮屑,將大清時報投遞到那些訂戶的手裡。

看大清時報的訂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