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2 / 4)

小說:篡清 作者:曾氏六合網

李鴻章說得中氣十足,在中國人中顯得高大的身板更是筆直。中法戰事之後的怨氣,似乎一消殆盡。他身後半步飛鳥公使首先滿臉堆笑的拍掌,底下洋人們更是鼓掌聲響成一片。李鴻章享受了一會兒,再一揚手,樂隊再次奏起悠揚歡快的樂曲。老頭子換了滿臉親和的笑容,走入場中和洋人們拉手敘話兒了。滿臉得色,真是掩也掩不住。

好容易他老頭子才得了一個空閒,楊士驤悄悄的湊了過來:“中堂,大局底定了?”

李鴻章摸摸鬍子,冷冷的哼了一聲:“小日本,論交涉,還早著呢!我大兵調去,他還不就我範圍?咱們是麻秸稈打狼——兩怕……”

“那條件……”

“不賠款,不割地,一年撤兵乾淨。朝鮮王室不變,和我大清宗藩關係不變!讓那些清流說嘴去!就這麼一條,當事人去日本走一遭,為因為誤會歿於漢城變亂的日本人,向日本政府道個歉就算完……”

“那人選……”

“還不就是徐一凡?他離開朝鮮,調淮軍擠垮他的那支禁衛軍!一年就要撤離朝鮮,不能讓這傢伙搗亂攪了朝鮮和局。這是老頭子我的晚節事業,不能讓他給敗壞了!”

第四卷 不一樣的甲午 第三章 … 參謀

禁衛軍右協的大操場上,整齊的腳步激起漫天塵土。一隊隊計程車兵成連橫隊,先以便步,然後以正步整齊的在一群視察的人當前透過。每名士兵都是全副裝具,新軍服,新揹包,新軍靴軍毯,扛著上了刺刀的八八式德造步槍,目不斜視,只是全神貫注軍官的口令聲音。

這些北洋南洋不同出身的軍官,都站在隊伍排頭。每個連(隊)橫隊前面,都有正副隊官,和三個哨官。軍容無可挑剔,按著指揮刀走得比士兵還要標準。

右協是李雲縱帶的部隊,這個深沉人基本就是個訓練魔鬼。對於徐一凡刻意要求的絕對嚴格的紀律,和用紀律和瘋狂的訓練進行軍人養成是絕對的贊同。整個右協在禁衛軍當中,軍容風帽是最拿得出手的。徐一凡安排這次檢閱,就是希望別人能看見這個。他成軍不過數月,幹部缺乏,孤處異地,中間還經歷了暴亂。談什麼部隊戰術,軍事素養是談不上的,要給人看,也只能看這個軍人作風素質的養成情況。

就是為了告訴別人,他的禁衛軍,不管成立時間多麼短,不管有多麼大的缺陷,但的的確確,是一支近代化的,令行禁止的軍隊!

不過他的能力就到此為止了。束軍成伍,尤其是一支近代化的軍隊。站著說話兒的時候可以不腰疼。但是真面臨到頭上,親手從無到有的操辦。身臨其境才知道到底是多麼艱難!

人才怎樣選育調配,編制怎樣額定,彈藥怎麼樣調配儲撥。紀律怎樣建立怎樣執行。統帥機構如何成立。軍令透過什麼樣的渠道傳達,軍政該怎樣管理……既然是作為可以野戰的戰鬥部隊建立地,還有額外地工作。兵要地誌如何建立,需要怎樣的資料庫,部隊的平時編制和戰時編制如何,怎樣地火力配備才最適合現在的情況,採取怎樣的訓練計劃和訓練手段,戰時動員計劃。他掌握的地盤的資源調動配合計劃,種種渠道要建立起來,要有預案,要有手段……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最終都指向一個名詞:近代參謀制度。

近代軍事發展得已經差不多是一門需要精密計算地科學了。而徐一凡明顯不具備這方面素養,他也沒那麼多精力來統管具體建軍的事情。他手下的北洋學官,已經是軍事素養最好的了,但是當初還都是作為帶兵官培養的,當初的軍事課程也有部分相當陳舊。南洋學官就更不用說。和他們指揮計程車兵的資格差不多是大哥二哥,誰也別笑話誰。

當初從北洋輾轉聘請地一些洋人教官,對軍人素質養成還有點經驗,但是大軍統帥。大軍參謀,也還是搖頭比較快。他們這些流浪東方的。了不起當初是個下級軍官。協助佇列訓練,熟悉武器,射擊訓練還是可以,更上一層次就不行了。

這八個月的建軍工作,徐一凡和他的心腹手下就是四個字,瞎摸瞎撞。建立了一些臨時條例和管理制度,並且也經歷了一場較低烈度地反暴亂戰事,得到了一點鍛練,部隊也淬過了血火。更多的還是靠各級年輕得出奇,正是滿腔子熱血地青年軍官們以身作則,事事做在前面,再加上嚴酷到了讓士兵們養成了條件反射習慣的軍事紀律,才把部隊捏合成這個樣子。

在徐一凡心目當中,一直有甲午兩個字懸在那裡,不時的提醒著他,鞭策著他。也讓他明白,現在的禁衛軍還是不足用!李大雄輾轉招募而來的德意志帝國陸軍總參謀部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