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3 / 4)

小說:篡清 作者:曾氏六合網

次戰事,他的聲望已經到達頂峰。向哪個方向走都是下坡。懸軍於金州旅順,只有讓聲望消磨。孤軍在外,在手中的朝鮮基地,還有未來的兩江位置,都不在自己手裡。只要他不主動造反,朝廷會利用他這個自己露出來的破綻,用一百種以上的方法來對付他。

現在他想到的就有不少,比如說繼續給他崇高的名義,讓他單純的擔負圍攻金州旅順的軍事統帥,欽差大臣,不停的用人命朝上填。而朝廷則利用他根基不穩,孤軍在外的弱點,收拾他已經拿在手裡的朝鮮,還有東北周圍的的方實力。他一支孤軍,久攻金州旅順不下,外面又是居心叵測的朝廷,再加上大軍當中還有那麼多其他營頭,遠遠未曾消化。一個還帥繼續攻擊日軍的命令,就能讓他左右為難!反正他徐一凡在那裡也拿不下金州旅順嘛!接他進京給一堆獎勵,可是禁衛軍就不姓徐了!除非他就的造反!

在禁衛軍轉戰朝鮮的時候,在禁衛軍回師遼南的時候,朝廷都不敢用這一招。因為大義名分都在他手裡,抗旨理直氣壯到了極點。但是懸軍遼南,久攻不下的時候,那又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說實在的,他也倒不是怎麼怕朝廷對付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幾年他都是這麼過來的。可是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他一心要的那個不一樣的甲午,就只有功虧一簣!

對他而言,要應對朝廷,就不能全心對日軍作戰。對清廷而言,為了能收拾他,和日本人達成什麼條件都可能,最有可能的就是拿朝鮮換東北和山東被佔領的土地。一則祖宗之土未棄,丟的只是藩屬國,面子上好看點,說不定還來一個什麼國際共管讓面子更光鮮……二則就是在他還沒立足兩江的時候,就撬了他耐以生存的牆角!

那時戰事遷延,被他一時鼓動起的民氣,會不會還支撐著他繼續打下去?而他,又有沒有這個決心不顧一切,消耗乾淨自己所有的實力,繼續打下去?

這個兩難的選擇題,他一點也不想做!

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遼南取得決定性的,迅速的勝利!

他原來的計劃良好,整遼南之敗軍,正面吸引住日軍,消耗他們的實力。禁衛軍修整訓練,等到日軍消耗到了一定程度,猛然從側背擊出。會戰決出勝敗。

可是日軍一個簡單的撤退,就能打亂他的全盤計劃!

他的對手,不是後世杉山元,東條英機,島田繁太郎,什政信,神重德這些腦子燒壞了的白痴軍人,而是伊藤博文,大山岩,兒玉源太郎,伊東亨佑這樣的東亞俊傑!

用遼南當面清軍做猛烈出擊,想也不要想。依託後方做按部就班的攻擊,大家還湊合。深遠攻擊追擊,有這個膽子也沒這個素質。更別說宋慶這老小子還態度曖昧呢。至於禁衛軍,徐一凡給那邊的電報,都是要禁衛軍沿著大石橋一線做守勢配備,等待命令,再行出擊。從守勢配備轉為攻勢配備就需要時間,電報再往來一下,大石橋一線禁衛軍主力再偵察一下日軍動向,最後出擊——日軍說不定就已經退到金州旅順了!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挽回現在這個局勢?

自己想要的這場不一樣的甲午,為什麼就這樣艱難?

為什麼自己在對民族大敵作戰的時候,還總得分出一半精神,盯著自己的背後?

溥仰和陳德雙騎緊緊跟在徐一凡身後,驀然之間,就聽見夜色當中,徐一凡仰天而大叫,吼聲激切,直達夜空深處!

第四卷 不一樣的甲午 第八十二章 … 最後一戰(四)

徐一凡所謂的欽差總領遼南諸軍大臣行轅,就設立在離前線諸營不過十餘里的地方。站在行轅大帳前的土丘上,用望遠鏡東看,沿著遼河,以田莊臺為核心的戰線一覽無餘。清季用兵,欽差之尊,離一線之近從無可比徐一凡者。

其實這還是遼南諸軍苦勸大帥保重的結果了,經歷了這麼多血雨腥風,徐一凡的膽子早就練了出來,更別說當初他還跟著步兵衝陣,猛攻安州前的日軍防線了。

欽差行轅是數十個牛皮大帳組成,從這裡一直到錦州,都豎起了高高低低的木杆,有線電報線一直拉了過來,機器也多是從錦州電報局拉過來。行轅設立在這裡,也能和遼陽還有錦州後方保持聯絡。同時還起著督戰的作用,徐一凡親身巡視諸營,而李雲眾坐鎮行轅,設立督戰隊,有敢退避過行轅一線者,定斬不饒。

十餘里的路程,在徐一凡不要命的催馬疾馳之下,轉眼即到。行轅外圍守備的衛兵才問了一聲:“什麼人!”

就聽見隊伍中溥仰那全軍熟悉的嗓門兒——他也經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