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經營方式的改革,但顯然,這種淺表性的改革,不足以煥發機械廠的活力。因此,對機械廠產權進行改革,一步到位股份制,才是最終的出路!”
“而股份制的改革,目前國內成功的經驗不多,各地都剛開始試點。我這裡有幾點思路,供大家參考!第一。股份制改革,必須考慮到工人的利益。因為一旦進行股份制改革,原來工人作為國家正式工的身份就要發生變化,而企業為了利益,也不可能養那麼多閒人、無用之人;
第二,就是企業級別與幹部級別的問題,也將同樣消失,股份制企業中,可以有黨組織。但企業並不會承擔黨組織工作人員的工資,除非是國有控投企業。第三,則是政府的定位,政府管股份制企業。不能像過去那樣行政命令,只能透過工商、稅收以及國家的產業政策等,對其進行線束。第四,則是退休工人的問題。股份制企業,肯定不會承擔退休工人的工資以及醫藥費什麼的,而這項負擔。則只有政府承擔起來了。”
“關於工人的利益問題。我認為,政府應該給工人一定的虛擬股份,如果工人退出了企業,他可以把手中的股份轉讓給別人,從而得到一筆現金,當然,工人也可不轉讓股份,手持股份每年分紅。”
趙無極之所以強調工人的利益,就是不想讓工人在改制中受到太大的損失。這些工人手上拿著幾千上萬元的“原始股”,假如企業的股票最終能夠上市,工人們也可小發一筆,即便不能上市,其“原始股”也是比較值錢的。
“胡書記,我建議機械廠的改制問題,就全權交給趙無極同志具體操辦,這些問題,說實在的,我們也不太懂。作為我個人來說,我是真誠希望趙無極同志能夠為盧江企業發展探索出一條路來!”縣長安福林說道,安福林,在當這個縣長之前,一直是機關幹部,對經濟那還真是不懂。
“對,這事兒,就交給趙無極同志吧。”安福林的提議竟然有人附和。尼媒,這企業改制,可也是權力呢,難道,就這樣放棄了?
“無極同志,你怎麼看?”胡永生現在,幾乎把趙無極當成了“智囊”,有問題,找無極。
“胡書記,安縣長,各位,這項工作,就這樣交給我,是不合適的。我們不是成立了一個盧江縣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嗎?把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的作用發揮出來,問題就解決了。”趙無極事情可以做,但不是這種做法,改革,不是個人行為,而必須是組織行為。
再說,尼媒成立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時,每個人削尖了腦袋都往裡鑽,現在遇到麻煩,就想當甩手掌櫃,這世界上的事,哪有那麼便宜的。
眾人又聽裡會忘記有個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的事,只是,在這個小組裡,包括安福林在內,看到趙無極泡製出的那些檔案,就有如雲裡霧裡,搞不懂啊。譬如剛才談的“股份制”,如果不是趙無極進一步解釋,搞不懂的東西,誰敢輕易表態啊。
很明顯,這些縣太爺們,因為要撈政績,想綁上企業改革這個戰車,但問題來了又沒有多少辦法。
“對啊,無極同志,你是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的常務副組長,這個責任,你就擔起來吧。大家說,這樣好不好?”胡永生也覺得,這些“頭痛”的事交給趙無極辦最好。
或許,在胡永生看來,企業改革也不應該如此複雜,譬如“股份制”,雖然盧江沒有經驗,但平原正在改啊,派一個學習團去平原取經不就得了。但是,很明顯的是,趙無極的改制,似乎不屑於借鑑別人的經驗,而且趙無極的改制,似乎比平原的改制還要複雜得多。
而這些,也正是包括胡永生在內,想要從中抽身的原因。麻煩的事情由趙無極做吧,俺們,就在側面敲敲邊鼓,總結總結經驗就行了。
其實,在趙無極看來,國有企業即便不引入所謂的外資,也未必就沒有前途。這個,主要取決於政府對企業的管理方式,譬如,如果能真正發揮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讓工人自己選舉廠長,一般面言,要讓企業活出來是沒問題的。譬如,企業的分配製度,在確保基本的按勞分配製度前提下,適度引入其他分配製度,以激勵員工的首創精神和企業的發展,也未必沒有效果。
當然,這個分配製度裡,同樣要確定國家和企業的利益邊界。不能企業搞好了,利潤國家全部收走,或者始終堅持所謂的“國家拿大頭”。
諸如此類的問題,如果國家有通盤考慮,華夏的國有企業未必就沒有新生。只是,後世的華夏,終於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在競爭型行業,大多是民營、外商的天下,而國有企業,只能透過國家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