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安王前往封國的事情,官家口喻要儘快進行。現在宮中都已經收拾停當,公文也沿路開始下了,現在就剩下護送軍隊的開撥了。”承製使答。
“那老夫立即便開始佈置。”韓侂冑手頭上公文一大堆,可既然宮裡來催了,那當然是先辦這件事要緊,立即喚負責的下屬前來。
“兵士派遣的手續辦好了嗎?”韓侂冑問道。
大宋朝樞密院與兵部共掌兵事,其中兵部管軍隊的軍籍戶冊、器具工造、軍官升遷,卻獨獨無調兵與指揮戰略之權。這部分權力被分在樞密院所管。即一個管兵卻不能管打仗,一個不管兵卻能管打仗,這也是大宋朝為防止晚唐以後直至五代的武將之禍所採取的不得已的辦法。而護送趙廣前往封國的軍隊要離開臨安前往地方,必須要經過樞密院的審批之後才能開撥。
“辦好了。”過來的手下把一份公文遞了上去。
韓侂冑接過公文來翻開瞄了一眼,突然瞳孔猛地收縮了一下。
“捧日軍——宋君鴻?”他念了一下這個名字,抬起頭來問向自己的手下:“這是你特意選撥的,還是捧日軍自己上報的?”
“都不是。”那名手下官員回答道:“是裡面有人傳來的意思,希望叫此人隨行前去。”
說罷,那名官員有點膽卻的望了韓侂冑一眼。這事雖說不上是瀆職或弄權,但必竟其中涉及到了些許人情,怕這位上司別因此責罵自己。
但不想韓侂冑沉吟了一會兒,突然笑道:“好,就叫這個人去吧。”
“是,那屬下立即去辦。”那名官員鬆了一口氣,剛要轉身,卻又被韓侂冑再次叫住。
“等等,調撥了多少兵士護送?”韓侂冑又問道。
“按慣制,選派了約兩千名兵士。”手下的官員回答道:“如果少了,屬下再去加上一些。”
“多了!”韓侂冑把眼一翻:“我看,派一個指使營過去就夠了。”
那名手下的官員遲疑地問道:“一個營?那才四五百人而已,怕是少了些吧?”
“現在我皇治下海清河宴,四方太平。派那麼多兵幹什麼?又不打仗,一路沿途騷擾地方嗎?”韓侂冑把眼一翻,叱責道:“要是地方官員遞上表來訴苦,是你承擔還是要本樞使來承擔?”
名手下官員再也不敢多言,只好答道:“那就調一個營吧。”
韓侂冑朝承製使問了一下:“中貴人看呢?”
“小人不懂軍務,更不敢過問軍務,一切都聽韓樞使的安排吧。”承製使趕緊答道。他可不敢真把韓侂冑的客套當真,否則他要是真敢在軍務上指手劃腳,萬一明天韓侂冑到皇帝面前參他一本,他的腦袋就得立刻搬家。
“那好,就這樣吧。”韓侂冑滿意地說。
送走了承製使後,韓侂冑又把自己的一名隨侍叫了進來,吩咐道:“你去告訴高國舅一聲,他今晚的酒宴,我答應去了。”g
【……第二十六節道是無情卻有情(四……】a!!
………【第二十七節 道是無情卻有情(五)】………
大宋顯昭二年十月十七日,清晨。
當清晨的陽光再一次悄悄的照亮這座輝煌的城市時;臨安似乎和往常一樣的安靜。但很快居住在城南區域的人們就發現;南燻門在一個時辰之內封街禁止普通百姓通行,只有一行數百人的隨著趙廣移封之國的長龍隊伍開使從開啟的城門處魚貫而出,緩緩地離開了這座大宋朝的心臟之都。
居住在臨安城的人們;對於衣甲鮮亮的捧日軍並不陌生;但這並不是一隻純粹的軍隊;裡面還有大量的宮婢;這是因為在這支隊伍中除了新移封的東安王趙廣外,還有其生母靜妃。原來,因趙廣著實是年紀太過幼小,其生母請得恩旨可以陪其共同前往封國,並在封地中獎其撫養其長大成人,一直待舉行了成人冠禮後,再回臨安行在侍君。
所以,這支隊伍中,除了宋君鴻所領的一個營五百名捧日軍將士外,還有從宮中跟出來的內侍、宮女等足有一百餘人。其中這些內侍、宮女緊緊的圍在靜妃和東安王的車駕周圍,而捧日軍則散落在外圍進行護衛,宋君鴻一馬當先,在隊伍的最前方進行開路。
當城門緩緩開啟後,靜妃就挑起了車攆的側簾,戀戀不捨的向臨安城張望,就這樣,離開了這座天下第一繁華城、天下第一權力舞臺了嗎?
今後的生活,將會是怎麼樣的?靜妃與東安王都不知道,鋪在她們母子面前的,是一條越行越遠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