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交椅。
他先和譚歌星熱烈擁抱,兩個人同齡,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譚歌星就居中介紹,當介紹到黃鐘的時候,趙容弼也恭敬地伸出雙手:“黃先生,幸會幸會,請允許我代表所有大韓民族的民眾,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謝!”
黃鐘和對方握手:“太客氣了,我們為和平和友誼而來。”
這些場面話,黃鐘當然也是張嘴就來。
“黃先生,我最喜歡唱那首手拉手啦!”
趙容弼身後的人群中,擠過來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女孩,直接大膽地抱住黃鐘的胳膊。
引得一些比較穩重的人,紛紛向她投來不滿的目光,感覺很失禮。
黃鐘瞧著眼前這個天真爛漫的少女,他對南韓這邊的女藝人不太熟悉,於是伸手和對方握了握:“你好,謝謝伱,你很可愛。”
“哇,這簡直太美妙了!”
少女受到偶像的誇獎,立刻一副無比開心的模樣,蹦躂了好幾下,這才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失禮了,我太高興啦,對了,我叫金元萱。”
金元萱啊,黃鐘想起來了,這位不就是後來的南韓麥當娜嘛。
因為行事風格大膽,所以有了這個稱號,雖然現在還小,但是隱隱已經有了點跡象。
這時候,趙容弼趕緊上前,又介紹一下其他人,基本都是這邊流行樂壇的,黃鐘也就聽說過寥寥幾人。
至於黃鐘這邊的歌手,也都介紹一個遍,只是大家在南韓這邊都沒什麼名氣,也就是表面互相恭維一下而已。
總體來說,還算不錯,起碼一團和氣,而且也都很熱情。
除了黃鐘之外,最受重視的就是老崔和張薇了。
老崔不用說了,語言沒有障礙;至於張薇,則是因為這丫頭在國際上,也算有一定的知名度。
尤其是演唱的《愛你在心口難開》,以及《路易兄弟》等歌曲,被不少歐美歌星翻唱。
大夥也都有所感悟:在國內瞧著都差不多,出來之後,就瞧出來知名度上的差別。
這樣也挺好,叫阿毛和胡銀寅他們心裡都憋了一股勁。
誰不想走出國門,面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在同行們見面之後,才是媒體見面會。
來到這裡的記者真不少,長槍短炮的,早都等得不耐煩。
在得到採訪允許之後,呼啦一下就圍上來,大多數記者,都是奔著黃鐘去的。
還有幾位,去採訪老崔和張薇。
結果弄得譚歌星和羅大右身旁,連個記者都沒有。
譚校長不由攤攤手:“看來咱們還得努力呀!”
別看他們在華語圈混得風生水起,真要是換一個環境,立刻就被黃鐘給甩在身後。
羅大右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生感慨: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黃鐘也想把採訪的機會,多讓給公司的這些歌手。
可是沒法子,就像是阿毛他們,人家記者連你的名字和代表作都不知道,真的沒法交流啊,只能由他撐著。
“黃先生,您能說說,是怎麼創作出手拉手這樣的作品,尤其是那句阿里郎,簡直是神來之筆。”一名記者興沖沖地提出第一個問題。
黃鐘也就解釋幾句,反正就是車軲轆話來回說唄。
另一名記者突然發問:“黃先生,您創作出如此優秀的歌曲,您不會也是南韓人吧?”
呦,還真有這種奇葩啊?
黃鐘瞥了一眼這名單眼皮的記者,然後搖搖頭:“我是漢族,對了,崔歌手是鮮族人,他是我們國家搖滾樂的第一人。”
聽他這麼一說,還真有幾個記者,興沖沖地跑去老崔那邊,叫黃鐘耳根子清淨不少。
又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一名女記者終於搶過話語權:“黃先生您好,請問這次歌會,您會準備韓語歌曲嗎?”
黃鐘也笑著點點頭:“我首先要糾正一下,準確的說,我準備了一首朝鮮語歌曲。”
那位女記者也不在乎這些,而是興奮地歡呼一聲:“黃先生,那您就給我們唱兩句好不好,先聽為快?”
這記者年紀不大,竟然開始撒嬌,叫黃老師實在有點受不了,於是朝身旁的小棉襖使了個眼色。
黃丁丁立刻美滋滋地湊到話筒前面:“我替爸爸唱好啦,我叫黃丁丁,我唱的歌叫做呼喚!”
女記者連忙降低話筒,同時開始錄音,內心充滿期待。
只見黃丁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