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一滴查詢、拼對、復原,基本勾勒出一個輪廓,讓後人看到陳、傅二人在那個時代較為清晰的身影,以及二人在學術上相互影響、砥礪,漸行漸近,肝膽相照的生命歷程。
幾年前,嶽南先生為撰寫《陳寅恪與傅斯年》這部書,找過我幾次,特別是對抗戰期間知識分子流亡西南的事情,詢問得尤為仔細。我談了一些我所知道的情況。後來聽說為了寫好這部書,嶽南先生還赴長沙、昆明、重慶、成都、李莊等地,對傅斯年、陳寅恪那一代知識分子,以及我們這一批小字輩學者工作、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進行調查採訪,體察當地風土人情,儘量在每一個細節上做到真實不虛。在這個基礎上,他耗幾年心血成就了這部著作,這種紮紮實實的寫作態度是難能可貴的。此書涉及不少史事屬首次有理有據、條理清晰地對外披露,填補了陳、傅兩位大師研究領域的空白,對研究者與普通讀者予以啟迪的方面不少。
正如嶽南先生書稿中所描述的,由於歷史和政治等原因,1948年後,陳、傅兩位大師被迫離散,一位留在了大陸嶺南中山大學,默默承受一系列政治苦難和心靈煎熬;一位埋骨孤島,長眠於臺灣大學校園。兩位天才的聚合離散,既是大時代的因緣,也是二人性格與思想觀念不同所致。去臺後的傅斯年曾把主要精力用於臺灣大學的建設上,他想把這座日本統治時期建立的學府,改造成現代一流的大學和學術中心。可惜天不假年,他僅在臺大校長任上奮鬥了兩年即溘然長逝,去世時年僅55歲。而留在大陸的陳寅恪先生逐漸落入了淒涼之境,於“*”中精神備受折磨而死去。
當年與陳寅恪、傅斯年同時留歐,且是好友加親家的俞大維說:陳寅恪平生的志願是寫成一部《中國通史》,及《中國歷史的教訓》,在史中求史識,“因他晚年環境的遭遇,與雙目失明,他的大作Magnum Opus未能完成,此不但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
作為後來者,面對嶽南先生撰寫的這部著作,以及著作中所描述的兩位天才大師的因緣際會,聚合離散,或許能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更真切地感知歷史的真相,並從中吸取一些“歷史的教訓”吧。
是為序。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序二:在他們彼此憂患的眼睛裡(1)
讀《陳寅恪與傅斯年》,無論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多少感想,掩卷時也必然全都化為一聲嘆息與一絲慶幸。所嘆息者,為那一段動盪不安的年歲,折損了多少學者、苦難了多少百姓;所慶幸者,為自身至少生長在一個戰亂已然平息的國度,烽火不再。全書厚達四百餘頁的規格,本著除了記載兩位學術巨人一生的波濤洶湧,也旁及了許多或舉世知名,或僅在本門學科傳為耆宿的學者。作者嶽南,寫的雖是陳寅恪與傅斯年,實際上卻具體而微地呈現出清末民初的文史學界概況。
為何嶽南挑了陳寅恪與傅斯年這兩人作為主題?與其說這兩人的私交特別好,我倒覺得是作者有意揀選出兩名身家背景相似、有著相同立派潛力,最終卻各有緣故,而“壯志未酬”、半途倒地的大師級人物。而他們兩人選擇的道路如此之不同──不僅在於留守中國大陸或撤退臺灣問題上,更在於是否任官致仕的選擇──卻又都是令人唏噓的收場:傅斯年當仁不讓,最終病倒任上;陳寅恪雖欲修身養性專事著作,卻無奈遭逢大變,最後竟命喪*之中。人不尋事,事卻未必不尋人,中國士大夫傳統的避世之路,終究也在泥流滔滔下消逝無蹤。初讀本書時,讀者可能會對開頭的祖上親源考很不耐煩。誰的祖宗做了什麼事,而與哪位歷史名人有了若干連結,之後的徒子徒孫彼此又如何交往。這一類複雜的事蹟,若非是對系譜學頗有興趣的讀者,想來難以忍受,但缺了這些功夫,又難以明白文章裡那些機竅。但只要熬過了這些關卡,逐漸講述到兩位大師自身的來往人物時,那些名字可真是閃閃耀耀,直叫人難以閉上眼睛。一時間我有些懵了,這些人物,都同處於這樣一個亂糟糟的時世之中?那真是一種震撼,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悲傷與嘆惋。隨著書卷往下,世局變動,際遇變遷。動如參商的二人總是因緣際會的錯過,又或僅是匆匆的偶一聚首。
他們的來往,多是透過書信電文。然而信文卻非風花雪月,亦非學術見解,而是非常實際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弟告急,乞援。內子病弱,女復如何。。。。。。那讓人看了,喉頭都緊了。往廣處想,陳寅恪尚且算是有頭有臉,有處伸手的名人,那些無名的平民百姓,卻又是如何熬過、如何想方設法的逃難與貧病?於此,不難明白,當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