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4 / 4)

從三人中選其任何一人都是合情又合理的,但人們看到的卻是陳寅恪這位當時在國內學術界和主事者眼中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健步走入清華園那挺起的胸膛,柳、湯從朦朧的荷塘月色中黯然消失的背影。

需要繼續補充的是,吳宓儘管號稱“哈佛三傑”之一,但他當時在清華校長曹雲祥眼中的地位並不足道,而王、梁二人的赫赫聲名卻有點“功高蓋主”的意味,令曹不得不小心伺候。從梁在曹面前所說的那句“好吧!你不請,就讓他在國外吧”來看,當時的梁任公一定是繃緊了面容,甚至是聲色俱厲的。在梁、王可能還有趙元任的合力圍攻夾擊下,已不是這位曹校長是否答應陳寅恪進清華的問題,而是轉變成——假如曹雲祥“牙丁半個說不字”,他自己能否在清華校長那把椅子上坐穩的問題了。在這樣一種“夾道跑馬不能回馬”的嚴迫情形中,曹雲祥最明智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無條件地請陳寅恪入主清華園——儘管可能心中還有點不太情願,以致讓具體張羅的吳宓“費盡力氣”。

當然,此時的曹雲祥可能沒有想到,吳宓與梁、陳等人的到來,竟成為他的掘墓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