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知青生活中存在的多方面的問題,等等。知青的要求基本上得到了滿足,抬屍請願行動大獲全勝。
然而,當請願隊伍退出景洪時,他們卻在路上遇到了另一支知青隊伍。這是一支罷工的大軍,他們打出的兩塊橫標上寫著兩行驚心動魄的大字:“知青要做人!”
“知青要回城!”
領導這次知青大罷工的是一名南海籍知青丁X民,出身知識分子家庭。
丁X民對一些猶豫不決的知青說:“你們情願當一輩子知青嗎?現在命運就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你要麼一輩子當知青,要麼橫下一條心,除了回城,別無選擇!《國際歌》唱得好,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救自己。想一想十年青春付之東流,你們還等什麼?”
不到一週,景洪農場12個分場的知青都被串聯起來,成立了“聲援橄欖壩知青領導小組”透過宣言,丁X民被推選為總指揮。
這一事件令南雲省委十分頭疼,立即派出省、州聯合工作組,與罷工的知青進行了一次正面接觸。
省、州工作組的領導們擺出一副架子與知青代表見面,居高臨下地說了一番勸導的話,使得知青們十分不快。
知青這次行動總指揮丁X民,看出這些領導人並沒有誠心,便突然提出一個讓他們為難的問題:“各位領導,我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需要你們回答。你們是不是可以向我們交交底,請問你們的家裡,都有幾個子女在鄉下當知青?”
這個問題讓領導們目瞪口呆。確實,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人的子女此時還在鄉下當知青的。
領導們發怒了,對著丁X民,對著知青談判代表拍桌子,大聲斥責起來。
知青罷工代表旋即全體退場,表示抗議。也就是在罷工的關鍵時刻,中央知青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把會議決議播發後,猶如在火堆上又潑了一瓢汽油,知青們的憤怒更加強烈,要求回城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南雲知青請願團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採取了臥軌的極端做法。
中央首長接見雲南知青代表的談話和知青的檢討電報,同時刊登在全國各家大小報紙的頭版頭條。
1978年12月14日,罷工知青向州委正式提出北上請願的要求,並在未獲同意的情況下,強行組隊北上。衝突再次迅速升級,又一輪鬥爭開始了。
駱林想到這,皺了下眉頭,暗吁了一口氣,知道知青的事情,很重大,畢竟,有這麼多人一旦鬧起來可不是好玩的,事實上,說不的時間到了就會鬧起來,現在時間可沒多少了,也許會提前也說不定呢?真是頭疼啊!
如果知青鬧起來,這對剛剛開始的改革開放,是不利的,也是有著壞作用啊!
()好看的txt電子書
你想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那可是窯洞那位的英明指示啊!可惜啊!那麼是不是這件事情又是一個機會呢?
駱林想到這腦子一熱,心底有點興奮了,要知道,現在老爺子還只是個副主席,要是這次知青的返城事件,一旦爆發是不是一個整整上位的大好機會呢?黑色奧迪,很快就融入了漫天風雪之中……
中央黨校,位於南和順街的斜對面,這是老的地址,後世早就搬家了,這裡可以說是,培養炎黃國高階領導的搖籃,也是代表著一種身份的地方,能來這裡培訓或者說是上課的人,基本上,以後進步至少是個候補中央委員的說。
其實駱林是沒必要去上什麼課的,不過呢,老爺子竟然跟人打了招呼,叫他去上課,那也是有原因和意義的,所以,駱林還是去了。
他這也是第一次走進中央黨校,進門倒是沒有受到“刁難”關友明早就把介紹信拿著去了傳達室,大門開了,車身覆蓋著白雪,緩緩的開了進去。
駱林上課的地方就在那一頓紅磚灰瓦的三層樓教學樓,當然,現在全都被一片銀色覆蓋著,天空中還飄灑著鵝毛大雪,駱林示意關友明自由活動,到時再來接他,關友明點頭轉進車內,開車走了。
駱林轉身走進了教學樓。
“…我們黨的宗旨那就是……”
駱林很快就找到了正在上課的教室,外面清寒冷瑟無比,而一節從從教室內伸出的鋁皮管子,在那冒著白色的濃濃的煙霧,在冰冷的空氣中變淡,消失。
透過走廊上的教室玻璃,可以看到,這一間教室坐滿了人,基本上全都是五十來歲的人,最小的估計也有四十多了,一眼望去,一個個全部都穿著厚厚的棉襖,都在那聚精會神的聽著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