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笑了笑道:“殺只是一種手段,卻根治不了標本。從太祖皇帝建國至今,朝廷殺的通敵叛國者還少嗎?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明知被發現通敵,就會被朝廷誅滅九族,卻還是有人敢做這事嗎?”
這還真是一個新鮮的提問!
望著幾位已然視其為主子的隨從,趙孝錫略帶感嘆的道:“在我看來,歷朝歷代都少不了這種通敵叛國者的出現。但為何本朝卻屢禁不止,甚至很多時候連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會做出這種通敵叛國的事情呢?
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在那些叛國者眼中,不如遼國強勝。他們覺得出賣一點國家利益,換取對方的好感,就給自身以其家族保留了一條後路。從古至今,王朝更替了多少,但一些世家豪門卻依然存在。他們是怎麼傳承下來的呢?
說到底這是趨炎附勢為求自保跟家族傳承的冒險,如果他們賭對了,那意識著在下個王朝當中,他們家族又能重新崛起。因此在我看來,那些人敢通敵,並非單單隻圖錢財,更多也是覺得朝廷勢弱,不被他們所看好。
有道是治標要治本,如果想讓這種叛徒少一些,那就把朝廷的威望顯赫四方。讓那些趨附於強者的叛徒知道,他們所寄託的希望都是枉費功夫。真正能帶給他們權勢及財富的,除了朝廷沒有第二個人選。打鐵還需自身硬,這話希望你們記住!”
這種聽上去有些新鮮,但仔細品味一下卻又有一番道理。出身高貴的武勳子弟,在理解跟看待問題上,自然比普通人強上一些。只是讓他們真正覺得困惑的是,眼前這位郡王爺實際年齡最小,卻總能說出一些在他們看來,也許他們父親都未必知道的哲理。
就在趙孝錫給這些委與重任的大將苗子,灌輪只有強大才不被欺凌的理念時,遠處的官道之上開來了一支騎步兵百人隊。看著旗子上那個遼字,趙孝錫讓四位躍躍欲試的武勳子弟做好準備,隨時等待他下令出擊,斬殺這些對他們而言必殺的世代死敵。
跨坐於白馬之上的趙孝錫,今天雖沒披戰甲,卻也一身武人般的裝飾。只是相比其它四位親衛,都是兵器佩弓箭,趙孝錫的腰間還多了一柄趙煦賜予他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至於趙孝錫使用的兵器,同樣是那位對他寄予厚望的皇帝,親自命人打造龍膽亮銀槍。
相比其它的長槍所不同,這根龍膽亮銀槍還可以拆卸成兩柄短槍,便於群戰時使用。同時也能在戰鬥中,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非皇家的工匠巧手打造。普通的工匠,自然沒法打造出趙孝錫真正想要的兵器。
一直坐在馬上,想看看那位喬峰到底長啥樣的趙孝錫,很快看到一個同樣身著麻布衣的魁武男子突然起身發出號令,那些隱藏在山隘之中的丐幫弟子,就蜂湧般殺向同樣被嚇一跳,開始進行防禦反擊的遼軍百人隊。
看著發完號令,站在一塊大石上觀察戰場的男子,趙孝錫覺得此人應該就是喬峰。覺得對方比想象當中的喬峰粗獷不少之餘,趙孝錫也覺得這或許就是血脈當中,遼國男人也特有的豪氣吧!
騎在戰馬之上的楊金豹等人,也是第一次有機會親眼見識,這種你死我亡的血腥場景。非但沒有覺得不適應,反倒一個個都握緊手中的兵器,期待趙孝錫下令衝下山,加入這種令他們武將血脈澎漲的戰鬥。
只有趙孝錫微笑道:“不急,就這樣一支百人隊,真要動手我一人足已。我帶你們過來,是想讓你們看看那個領頭的丐幫首領,讓你們知道相比這種俠義之士,你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更何況,這個時候我們殺出,會讓人誤以為我們是援兵。先看再戰!”
見趙孝錫不發話,四個手下自然不敢擅動,很快他們就順著剛才趙孝錫手指的方向。很快看到站立於大石之上的領頭乞丐,尤如一隻展翅大鵬般從陡峭的大石之上殺下。單憑這一手展露出來的輕功,令四位武勳世家子弟,也覺得此人武功要高出他們甚多。
等到喬峰從大石上殺下,將那些剛才還斬殺丐幫弟子無數的遼軍騎兵兵,砍瓜切菜一般犀利時,四個一直盯著他的武勳子弟,也真正明白他們跟江湖高手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尤其那一手切斷鐵槍,將槍頭劃為利箭般射出,他們就知道如果在戰場碰到對方。恐怕他們的下場,也不會比那些遼軍好到那裡去。由此可見,趙孝錫一直強調讓他們加強武功修煉,還真是非常有必要的啊!
在四個親選的隨從,開始被喬峰精湛犀利的武藝所吸引,趙孝錫也感嘆這位‘大蝦’實力真不是蓋的。就算他出手,徒手空拳的情況下,怕是也不能做到他那般出手乾淨利落。想來這‘北喬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