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滬軍被太平軍擊敗,傷亡慘重。
杭州城內,頓時人心惶惶。
普通老百姓開始變賣家產,向上海逃去。只有一些智者發現了問題,滬軍所謂的戰敗和傷亡,實際上只有原來的浙江省的清軍八旗和綠營兵全軍覆沒了。
這其中意味著什麼,明眼人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李衛國故意借太平軍的手滅了八旗兵和綠營兵。只是,如今他們都處於滬軍的管控之下,哪敢多言。
只是,八旗兵十分敏感,他們都有家眷,而且大部分都有家庭背景,此番全軍覆沒,屍骨無存,他們自然要鬧騰的。
巡撫衙門外,上萬旗人前來討說法,一個個都非常霸道,強闖衙門,毆打衙役。
李衛國頭疼,處理了八旗軍,還要被他們的家人砸門。
不過李衛國很快就把吳庸找了過來,既然是吳庸獻的計策,那麼就讓吳庸來處理後事。
吳庸苦笑,這個惡人只能他來承擔,絕不可能讓李衛國來承擔,這是做臣子的責任,他當仁不讓,再次出手。
對付這些旗人,吳庸打定主意做惡人,因為他知道,只要他示弱,那麼這些旗人將會蹬鼻子上臉,更加放肆。
於是吳庸堅決不讓步,只給家屬應得的撫卹,多了一文錢也不給,那些仗著自己家有勢力的人繼續鬧事,吳庸直接將他們抓了起來,關進大牢。
面對吳庸的強勢,很快騷鬧平息了下去。
不過,依然有一些旗人家庭並未就此罷休,他們很快將訊息傳出,令他們在京城的親戚出面干預。
李衛國很清楚,這種大規模坑殺旗人的事件,絕對會引起朝廷震動。李衛國也沒想躲開,只要朝廷抓不住他的把柄,就拿李衛國沒辦法。
然而,很快一條訊息傳來,令李衛國頓時緊張了起來。
皇宮中的蘭貴人突然傳出訊息,太平軍北伐失敗,林鳳祥、李開芳等人被俘,被押往京城處斬。這是註定了的事情,李衛國並不驚訝,但令他緊張的是,原本應該死在北伐中的洪宣嬌,竟然沒有被俘,安全返回了天京。
李衛國跟洪宣嬌是有過節的,他希望洪宣嬌折在北伐之中一了百了。但蘭貴人傳出的訊息表明,洪宣嬌曾經被俘,只不過不知為何被肅順的人釋放了。隨後肅順給咸豐上了密摺,參李衛國暗中勾結太平軍,私底下交易軍火,演戲給朝廷看。咸豐大怒,已經命人秘密南下調查,一旦坐實,對李衛國將是滅頂之災。(未完待續。。)
ps: 最近國家淨網行動展開,巡洋艦已經有好幾本被遮蔽,昨天是《唯我獨裁》和《大清拆遷工》,今天是《超自然科技強國》,明天是什麼情況已經很忐忑了,給大家帶來的不便表示道歉
第121章 翻臉(上)
“一定是洪宣嬌那臭娘們出賣了咱們大人!”
“肅順這一本可是參到了咱家大人的要害上,皇上震怒,這可真麼辦啊!”
“還好咱家大人在宮中有耳目,現在還來得及,只要把朝廷派下來的人截住,使其閉嘴——”
“你這是什麼餿主意?把皇上派下來的人幹掉,你這不是告訴皇上咱們要造反了嗎?”
“沒錯!皇上派下來的人絕對不能動!”
“那怎麼辦啊,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杭州巡撫衙門大堂內,李衛國的幕僚們都非常著急,有些心理素質低的已經失了方寸。
李衛國坐在上首位,一直沒有說話,只是聽著幕僚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心中在盤算著如何解決這件事。
官場步步險惡,稍不留神就要出大事,丟了身家性命。
李衛國知道,這次如果處理不好,那他就得扯旗造反了。
對於李衛國而言,儘管他現在有了很強的實力,但清廷的統治根基現在還很牢靠,民心所向,這從太平天國最終的失敗就能夠看得出清廷儘管殘暴,卻還是老百姓心中的正統。
所以,李衛國不到萬不得已,不想這麼快就造反。
見吳庸一直安靜的喝茶“吳先生,你為何不說話?”
吳庸笑道:“這不正好,太平軍在西,我滬軍在東,依託長江,三分天下之勢已成。”
李衛國差點一口氣背過氣,感情這個吳庸巴不得他立刻造反。
只是吳庸再厲害再聰明,他也不可能知道未來的歷史走向,清廷不是那麼容易被推翻的,尤其是現在,國內的大部分的漢族地主武裝都效忠清廷,從他們那麼積極的為清廷賣命。瘋狂鎮壓太平天國就可以